做自己的园丁

五年级 写人 1765字
2020-05-01 10:00:34

越自律,越自由。如果我们真正的工作的自律,就会在人生的某个路口蓦然发现,原来自律并不是约束,而是更高层的解放。而那些缺乏自律的人迟早会因为不尊重规则而数的规则的驱逐和惩罚。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总是引人共鸣,因为他点燃了人们追求成功的渴望。想让自己变得更杰出,可以说是人的本性。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22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只身从西部来北京闯荡,他自信是一个想做将军的士兵。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杂志做助理编辑,能力加上勤奋让他站稳了脚跟。他的同志c君则常对他说:凡事总有捷径,不懂得走捷径的人永远不会成功。c君很懂得走“捷径”,当年轻人还在为当月杂志的选题、策划、采访、组稿等等奔波忙碌的时候,C君的工作早已完成了。C菌的做法很简单,他把稿子或者外包给别人做,或者直接从网络上搜索,复制,稍加整理即完成一篇,所以他做事永远最快,最轻松。谁进的工作方法是杂志社明令禁止的,也是每个媒体从业者的大忌,年轻人劝说c君,C君不以为然。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抄袭行为使得杂志社成为了被告,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曝光,c君的下场可想而知,不仅赔钱而且失业了。如今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人已经是京城某大报受尊敬的主任记者儿,C君再也做不成记者了,没人肯用他,一直碌碌无为。C君不明白,其实成功的捷径很简单,就是做正确的事。

在工作中做正确的事,不仅是要努力工作,而且要学会遵守规则。有些人觉得遵守规则是一件过于辛苦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的束缚。他们往往能举出身边的实例,告诉你弄虚作假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获得成功,他们认为这是成功的捷径。他们不屑于自我约束,而更愿意投机取巧肆意妄为,然而就像那个贪图秧苗快速成熟而拔苗助长的农夫。他们做的越多,错的越多,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远。所以一定要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首先要求我们要自律,要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小时候我们首先学会的就是不把手伸进热水里。不去碰燃烧的火苗。自律是平安人生的第一课,我们就是从约束自己不去碰触危险的事物开始,慢慢学会自律的。自律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像Google公司著名信条Don’t be evil(不作恶)那样自我约束战胜自己的欲望,不去做不对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更好的完成好的事,能够自我督促、自我管理,管的住自己。而参研历史上的成功者可以发现自律有三种层次:一是迫不得已的自律;二是洁身自好的自律。三是深大名义的自律。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金钱诱惑,有些人能够挽言谢绝,而有些人则贪婪的伸手笑纳?这就是一个人的德行差异,而德行差异的核心就是个人自律的问题。那些优秀的人物通过个人修为的磨练,最终让自律成为了习惯。

自律的具体表现是自爱,自省和自控。自爱是自律重要心理基础,四爱能够使一个人高尚和优秀起来,从而自觉自愿的自律;自省,是严于律己的表现,能够使一个人改正错误和不断地取得进步;自控,是自律的关键,能够使一个人避免风险和麻烦。人生如战场,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战斗,为了获得事业的成功,为了生活更美好。其实真正的对手只有我们自己学会自爱自省自控、战胜自己才是制胜的法宝。

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就会发现:如果任由汪洋肆意的生命力,任由发展生命的丛林将处处杂草、枝杈横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生命之树的园丁,掌握修身之道,自律自强。21世纪的修身之道,也许少了几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却是为了在个人生活中收束自己的欲望,活得有章法有气度;为了在经济生活中遵循规则,建立于规则的个人口碑,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最终决胜商场。越自律越自由,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就会在人生的某个路口,你蓦然发现,原来自律并不是约束,而是更高层的解放。而那些缺乏自律的人迟早会因为不尊重规则而受到规则的驱逐和惩罚。

在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婆婆来到一所大学的日文班学习。开始大家并没有感到奇怪,在美国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情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的同学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的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出问题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有一天老教授对同学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他的女儿是美国第一华裔女部长----赵小兰。自律是成功之母,自律能让一个移民家庭实现灿烂的美国梦,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实现自己成功的梦想。

很多人像赵小兰的母亲一样,用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是自己生命之树,优秀的园丁,努力工作,自律自强,因为他们与您一样明白:规则是用来帮助自己做正确的事情的,一个自觉自律的人将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踏上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