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雨季,夹杂着母亲口中的诗文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在我心里,母亲就似南风般,知我心意知我情感,吹拂着我一路走过,皆是繁花。
母亲喜诗,喜茶,喜家乡的雨。每当四月桃花绽开,沁人心脾之际,她都会采着花感叹四月如歌,或是吟一首“山泉漫地绕所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又或是情至深处,来一首李太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天,不及汪伦送我情”也不为过。
受着母亲的熏陶,我才发觉我也爱上了这种极美的文体,爱上了这令我如痴如醉的文字。似南风般,吹拂过我的心田,滋养着我心中的幼苗。
母亲不是什么大学问家,不会对我说什么令我铭记终生的大道理。她只会读诗,在我对学习的未来感到迷茫时,她会道出朱熹的“百学欲先立志”; 在我只是明白了书中的道理而沾沾自喜时,她又会道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转行。”来告诉我要学会实践; 再是我认为学习十分枯燥乏味,陆九渊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就是她点醒我的话了。我也曾为此而感到厌烦,甚至质疑这短短两三句的文体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她如此痴迷,而她也仅是一笑,只留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继续看诗书去了。
诗词是母亲的南风,母亲是我的南风。因为母亲的灌溉,我一遇见极美的风景,便会不自觉地吟上几首,来回应着,我的南风。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的洲。”或许在将来,我即将离我的南风远去,那也定是她以最后的力量送我启程。
毕竟就算是满头银丝,她也会笑着说,那是时间的奖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