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值得致敬的人不计其数:奋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值得我们致敬,义无反顾冲进火场的消防员值得我们致敬,坚守正义守卫国家的人民警察也值得我们致敬......纷纷英雄好汉中,我却想把这至高无上的敬意献给您——袁隆平爷爷。
记忆中的您古铜色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记录着那不平凡的岁月,您总是穿着几十块钱的衬衫,顶着严寒,忍着酷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间辛勤劳作,只为换得人们的欢笑。
袁爷爷一生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他不喜欢一切招摇的宣传,不喜欢成为人群的焦点。只有偶尔在电视上出现,人们才会一拍脑袋:“哦!袁隆平呀!”纵然他再默默无闻,但他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袁爷爷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他毕业后,被分配到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当时正处于饥荒的年代,袁爷爷实在不忍心看着中国人民陷于饥饿的痛苦中,便下定决心要让人民吃得饱,再也不挨饿!研究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但他却克服了,将第一颗杂交水稻展现于世人眼前。
“永不满足,永远不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让中国人端稳中国碗,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这是袁隆平爷爷的信念。他做到了,见到1960年罕见的天灾后,决心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食物大幅度增产,用农业技术战胜饥饿,让饥荒远离中华儿女。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爷爷的梦想,他为了实现梦想一生都不曾停止过奋斗。袁隆平团队经过了两个春秋的试验和分析整理,又经过“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一路上的风风雨雨都没有让他放弃,成就途中的功成名就也未曾将他双眼蒙蔽。袁老一直坚守着初心,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袁隆平爷爷还希望全天下都能吃饱饭,因此,他开办杂交水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名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学生们亲切地喊他‘爸爸”。他的确是全世界的“爸爸”。“爸爸”为了“孩子们”能吃上饱饭,跑到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袁老这种献身于水稻事业的精神让无数人,包括我都打心底地敬佩。
2021年,袁隆平爷爷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了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并创造了新纪录!袁老,我们敬佩您!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离开了我们。巨星会损落,光茫永不灭!您说过: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延续您的光辉,将希望洒向全中国。您的一字一句就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