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的朋友要来我家读课外书。今天,他要把他已经读了整整两个星期的《西游记》读完。
一进门,他便轻车熟路地冲到书柜前,拿起了那本他心心念念的《西游记》,靠在沙发里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他爱这本书爱得如痴如醉,迫不及待地想进入那妖魔鬼怪的世界。
渐渐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里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还不停地说:“太棒了!真是太棒了!”他如入无人之境,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眼里心里都只有书籍。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他尽情地沉浸在师徒四人的冒险世界中,已然忘记了外界的时间。
他一会儿大笑,好像在为主人公的胜利而欢呼;他一会儿沉思,好像在为主人公遇到的难题思考;他一会儿悲伤,好像在为主人公的不幸而难过……
一下午飞快地过去了,他还痴痴地坐在那里,手里捧着我的《西游记》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就连我喊了他好几次都没有反应。他妈妈来叫他回家吃饭,他也没有听见,嘴里还喃喃地念着:“别吵我,我还没看完呢……”直到他妈妈走上前把书抽走,他才脱离梦境,望了望四周,才知道是还在我家里。他依依不舍地说:“妈妈,那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啊!我还想继续看下去呢!”他妈妈回答道:“要不,你向她借这本书拿回家看,看完了再还给她吧!”听到还可以继续读下去,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声说:“好啊!好啊!”那一副书痴的样子把我们都逗笑了。
经过我的同意后,他拿着我的书走了。这就是我的爱看书的同学!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对“他”的陶醉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将读书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运用了大量形容词和动词,突显了“他”对《西游记》的喜爱与热爱,读书时候的激情与陶醉,让读者也能够感同身受。 文章的结尾,对“他”的爱书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肯定。文章的不足在于语言有些简单,缺乏一定的语言魅力和深度。建议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多尝试一些词汇和句型的运用,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