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手,站在黄河边,这曾是使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呤上一首首著名的词句,得以释放心中的惘然若失,望着那奔腾咆哮的浪花,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能与这等黄河相提并论的,也只有那怨死的忠臣良将了,我陷入沉思,这浪花还是一浪推一浪,似乎是为那些忠士唱起一首首赞歌……
江边,一个男子正吟唱出一首首凄凉的诗词。屈原呵,你的忠义使我震撼,明知朝堂即将被推翻,在苦苦进言几次之后,那个昏君把你逐出京都,你身为一个骄傲的诗人,这是多大的趾辱啊,你虽心怀怨恨,但还是忠于国家,反贼攻入城门那一刻,你投身汨罗江,为祖国捐躯,终究留下了千古美名,你是多么的无奈,为自己明知灾难降临却无可奈何和君王的荒淫所伤心。
"杀——"千军万马之中,黄沙滚滚,你猛得出马,探囊取物般斩下敌人的首级。韩信,你又有什么错?九尺男儿披着帅气的战甲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不被征服。可以说,刘邦的天下如果没有你,那么完完全全是打不下的。当时的刘邦还为你立下了一道誓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韩信二字不杀。″然后又把所有的兵器上面都刻上"韩信″二字,封你为齐王,可,那狡猾的刘邦又变心了,听信谗言,怀疑你谋反,假借游云梦之称,你领十万大军护驾,但你的赤骨丹心却被认为成了谋反前的示威,刘邦伺机捕你回京城,降为准阴候,后来居然被吕后拿着一根细针把你绐刺死了!你一代忠将,终究死在了小人的谗言下。
一个背着破破烂烂的布包,脸上露出怨恨表情的男子正长途跋涉,偶尔停了下来,擦一把汗,朝着吴国的方向远眺。子胥,你为报父兄之仇,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打下了大半天下,让吴国也成为了春秋霸主后,你又扶立夫差即位,推荐伯为太牢,兢兢业业,但是夫差骄傲自满,竟看不惯你的直言劝谏,在奸臣伯的谗言下不仅放走了越王勾践,还对你伍子胥产生了怀疑之心,夫差看不惯你了,把你派往齐国,你心中悲愤,知道吴国大势已去,把儿子交给了齐国丞相,夫差便认为你有谋反之心,再加上太宰的一番谗言,赐给你一把宝剑,让你自刎,并在你死后让人把你的眼睛挂在城楼上,亲眼看着自己和伟大的吴王阖闾一起打下的大片江山就那样被越国人烧杀抢掠……
"他死了,自缢而死的。"那个小地方的所有居民全都自愿参加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的,摆了好几条街。人们都在为这个伟大的人物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伤心难过。吕不韦,我为你大喊冤枉,世人都认为你是奸臣,权臣。殊不知,权臣并不等于奸臣,你虽大权在握。但仍然忠心为秦朝。试想一下,秦始皇嬴政当时13岁即位,如果没有你,或许会出现更多的奸臣,以至于那种三家分晋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没有。嬴政成年了,自己接手了更多政事,这时你便也顺势请求辞掉官职,本来希望嬴政还能留你,可是,他却无情地一下批准,你十分悲伤,退隐到了一个小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各国使臣都来以千金聘你为丞相,你全都拒绝了。可嬴政还是没有放过你,最终还是派奸臣赵高来赐你自缢。你为秦国建立了伟大工业,为秦国打下了巨大基础,而你编著的那本吕氏春秋更是蕴含了帝王之道,传承了千百年,这些嬴政虽然目视无睹,但我却永记在心,夸张点儿说,没有你,就没有秦朝的万里江山。
黄沙滚滚,士兵们不断向前发起冲锋,敌人一次一次地被打退。指挥官手中那杆摇晃的大旗,上面赫赫写着一个大字"岳",军中,那捋着长须的大汉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岳大爷呵,我如果告诉你秦桧夫妇作为雕像正跪在你的面前,那么你是否又能有一丝欣慰?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我始终不明白的是,宋朝那个昏君宋徽宗招你回京,你为何不应,连一个国家君主都不想打了,甘愿投降,你又何苦奋力杀敌呢?啊,我知道了。是一个"忠"字,你的岳家军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不让金人闻风丧胆,你的岳家军是那样的遵守规矩,百姓都为之赞叹,歌颂。可当时奸臣秦桧当道,皇上连下12道金牌招你回城,你虽然知道有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实在是迫于无奈,放下即将攻下的金国都城,只好收兵进京。皇上立刻和金人讲和,杀了你,你一代英雄,最后还是冤死。
这古今中外,冤死的将相实在是不计其数,这倒是为何?原是君主不信任臣子的关系,你在看唐太宗时代,有何冤臣?
我用手轻轻捻起一点儿海水,咸咸的,不知这里面是否还曾经流淌过落魄者的眼泪呢?
教师点评:读本文时,我们首先为小作者的文史知识底蕴感到叹服。这篇作文以“水”为线索,用大气磅礴的语言,为一位又一位的历史忠臣良将感慨,结构清楚,主题鲜明,读来酣畅淋漓。如果能够联系现实和自身经历进行简单议论,可能会更有层次感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