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零零,叮零零。”下课了,老师一走,同学们就如沸腾的热水;一下子就变得热起来了!
同学们的活动多种多样,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沉迷于书的海洋……各种各样!
而他就沉迷于知识的海洋。每次下课其他同学都会疯跑出去,而他却像不累似的掏出练习则,然后便埋头若干起来。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题目。有时他会趋着眉头,使劲咬着手指,歪着头,嘴里时不时说道:“呀?这怎么写呢?是这样吗,也不对啊?这到底怎么写啊?即使他实在不会写,这时有人对他说:“别写了,走吧,走吧,就差你一个了;待会儿上就上课了!”可他仍旧没有放弃,拒绝了那位同学。看他那坚定的样子,他好像在对我们说我一定要做出来。然后即使上课了他依然会下课时继续做。
有时他的模样会和现在截然不同。他会一副芽塞顿开,手挠着头,身体也跟着动起来,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时他还会高兴地嘀咕道:“耶!终于做出来了,原来是这里做得不对啊,难怪呢!”即使他现在已经做完练习则了,可他面对同们学的诚恳邀请,他仍旧选择拒绝,那坚定的样子好像要入党。然后他便会继续提前做别的题。
外面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大到能把人的耳朵振碎似的。而他却像听不见似,丝毫不受一点儿影响,而且他越做越上瘾,仿佛这就是他的动力来源。
他甚至一向着迷到,上课铃都已经打了,其他同学都赶快抱臂坐直,可他还在做,直到老师来了,他才慌忙地收起来,上课。
这就是他,一个热爱学习,一个乖乖听老师话,一个学习超好的男生。
教师点评:课间只有十分钟,但也有数不胜数的素材。这不,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就通过课间十分钟里的观察,发现并刻画了一位热爱学习的男同学。小作者既大致观察了这个同学在课间十分钟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并挑选出最为典型的活动及场景来突出人物的特点,还仔细地观察了整个过程中同学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它们的变化,将细节做了翔实的描述,更额外观察到了周围人开心玩耍的表现,以此来侧面衬托男生的认真与专注。在点与面的结合、正面与侧面的配合下,特定人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的举动、表现、状态都得到了细致、全面的展现,无论是这短暂的课间十分钟,还是这短暂十分钟里不为人注意的男同学,都因为文章而成为了焦点,小作者的此番创作,实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借鉴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