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关不住,众流尽朝东。
——题记
衣袂翩翩,是你。
站在奇崛的万千山峦中,蜿蜒的河流旁,青翠入画。
自远方的轻风拂过耳畔,浸泡在氤氲雾蒙水汽的暖光中。
你未曾踏遍大江南北,跋涉峦河,数千条华夏大地上或漫步或驰骋的水流却在你的笔下悉数出现。
清丽的文字中,不仅有河流们的基本情况,附近的地势地貌,气候特点,甚至沿岸州县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农业特产等,全都有所记载。
这就是郦道元,和他的《水经注》。
“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如此数年,《水经注》得以问世。
你搜寻各方资料,日日夜夜闭门不出,整理文献,撰写文章。
你的执着,最终用墨气与竹香铸成你千古闪耀的徽章。
你的梦,也远不止如此。
《魏书》告诉了我们:“道元素有严猛之称”。
记得你不畏权贵,弹劾汝南王元悦。
他是孝文帝的儿子,却宠信小人丘念,二人作恶多端,百姓敢怒不敢言。
于是你趁元悦离开府邸时立即逮捕了丘念,将他押入大牢。
你也不怕元悦向胡太后求情,当机立断,趁赦免旨意还未到时便处决了丘念。
自此,北魏少一祸患。
百姓们纷纷称赞,你也能释怀地笑起来,即便你早已被位高权重,肆意妄为的小人记恨。
有人劝诫你,为官莫过清,言辞莫过直。
可你依旧是你,气节凛然,慷慨不屈。
问题在于,你明明是个文人,满腹经纶,阅历丰富。
明知元悦不怀好意,你为什么依旧要往有造反之意的雍州刺史所管辖的地界去啊?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陷阱是火坑是局,还要毅然决然地往里跳?
你明明知道踏上去往雍州的道路,北魏就再没有鲜活的郦道元这三个字了。
叛军的硝火,早已燃烧在每个知时局的人心中了。
可你还是死在了赴任的路上。
其实,你奔赴的不是元悦丢给你的职任,而是北魏江山黎民百姓的安慰,是万家灯火的太平盛世,更是你年少时憧憬着,意兴遄飞,言愿做百姓父母官的梦。
因此你义无反顾地去了。
你的鲜血飞溅,为你的平生作永不被遗忘的,你未来得及写下的绝笔。
而你,终于托捧起你心中的家国志,交付给下一代华夏子孙。
大地万水东流入大海。
你的结局如同你倾注一生的著作一般,千缕万缕,汇成彼时那个不泯的梦。
教师点评:文章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作者还可以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叙述,更好地凸显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作者描写的是郦道元,通过他都代表作,他的明知有陷阱,为了国家义无反顾,通过各种事迹来突出郦道元的坚毅,他让人无法忘怀的人品,为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