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情结,无论你走多远,故乡永远在你的记忆里。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山水养育了我,那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名字。
一排旧色木结构的老房子,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其中,有三间木房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屋顶的瓦片早已换了无数次,房间的门也早已破落,放眼望去,只有那个土灶却依然完好。
一根乌黑的烟囱伸出屋顶,像是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屋顶灰色的瓦楞间早已长出青苔与杂草,有的瓦片在风吹雨打下,早已破碎。屋前的一堵石墙,是用来挡西北风的,现在石墙中间早已倒塌,地上堆满了凌乱的石头,石头缝间早已长满了杂草,它们在风中蜷缩着,摇曳着。这是我故乡的家。
老屋前是一块空地,那曾是我童年玩耍的乐园。在乐园里,矗立着一棵石榴树,它是爷爷亲手种下的,它与爷爷差不多年龄,现在已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这石榴树,可有顽强的生命力呢!它的树皮破裂,枝条有些早已枯死,可是,每年的春天它依旧长出绿叶,然后开花结果,一个个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当年,我在树底下张望着满树的石榴,拾起地上散落的花瓣,在树底下听着夜空中星星的窃窃私语。
那排房屋叫做十一间,是同村相对的两排房子,每一排有十一间房子,两排房子中间是一块长长的巷子,我也经常到那儿找同伴玩耍,我们一起踢毽子,滚铁球,玩弹珠。
还有五丘头,井头湾,上坎,太阳跟,三角田……一切仿佛在梦中,一切又仿佛在眼前,故乡的人大多老去,很多曾经一起生活的故乡的亲人早已走远,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可是,故乡的山,依旧绿;故乡的水,依旧清。
故乡的一草一木至今想来是那样的亲切,就连路上的每一个石子都是那样的亲切,家门口的那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几乎数得清有多少块石板,村子前的那棵古老的樟树已经长到很高很高,它不再年轻,它早已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树皮皱裂,树干残损,树枝弯曲,可是每年的春天,它依旧长出嫩叶,等到夏天来临,它依旧绿叶如盖,依旧葱茏茂盛。乡亲们常常在大树下摇着蒲扇喝着茶纳凉的情景历历在目。
故乡,我的故乡,你的每一个地方我都能记得你的名字,你的每一个名字都有故事,你的名字是那样的淳朴,当年乡亲们取名字的时候,也许是这么随口一说,却流传至今,它们就像故乡的那片脚下的土地,是那样淳朴和厚实。
割不断的是故乡情,忘不了的是故乡的每一个名字。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流畅,取材真实,情感饱满。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