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首都北京的长城游玩。
长城可不仅仅是一道孤立的城墙,它是以城墙为主题,由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高大、坚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是中国古代用来防御外敌侵入的伟大工程。
长城的修筑历史悠长,从西周时期便开始修建,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又继续修建,最后由明朝完成最后的工程,筑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万里长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俯瞰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桓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
那一次我们去北京旅游,第一站就是去长城,准确的说是八达岭长城。在车上的时候,我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一次次往窗外望去,看到了一节节的长城。长城一共有18关,八达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他的城墙都因为时间的摧残而倒下了。而这几段城墙还能在风雪中屹立不倒,也如同我们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来到长城脚下,仰望长城,一块块沉重的方砖错落有致地砌在一起,筑成了高大而又坚固的城墙。踏上长城的台阶,双手抚摸着斑驳的城墙,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势和阵阵的喊杀声,感受到了沧桑古老的气息。向长城两边望去,遍地草木茂盛,野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仿佛在诉说着和平年代的美好。蜻蜓蝴蝶在草地上吸吮着大地妈妈的乳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爬到第九关,突然那门是锁住的,我们就只好站在城墙上观赏外面的风景。正所谓站得高,望得远,长城的一片美景被我们尽收眼中。风呼呼抚摸着我们的脸,神清气爽,一片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徐徐展开。
原来,城墙外沿上有两米多高的齿形墙,这叫垛子。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口,方形的洞叫射囗,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300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这些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堡垒里的人会放烟,这样城里的人会加强戒备,这就是堡垒的作用。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十分有幸我能来这里观赏。欣赏它那绵延起伏的身躯,多么像大山的脊梁,坚硬挺拔地屹立在燕山之巅。烽火台、瞭望口犹如严阵以待的士兵,多少敌人在这里被打败,多少英雄在这里献身,多少个可歌可泣的事情在这里发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