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时,我便对灰色有些厌恶。灰不溜秋,可谓单调至极。灰色在我心中一直代表着黯淡,乏味。但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想法,开始关心灰色。
天凉好个秋。丹桂飘香,秋意正浓,寻秋之佳节也。身边的旅客都向我推荐西津渡。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由于常年栖身城东,对这个城西的旅游胜地尚不太熟。西津渡寻秋,一触即发。
走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望着两旁青灰的石砖,深灰的屋檐下。赭红色的木质大门,顿时有了一种时空穿越的奇妙感受。咦,谁想的这灰色竟是如此质朴而富有内涵。
漫步古街两侧,商店因为天气的原因,早早关门打烊。身处其中,倒挺清净。很快来到了“一眼望千年”。从用黄泥堆积而成的土砖路,到灰色石块砌成的石砖路,这低调的颜色里有着岁月的泾淀,光阳的流逝。古道上“昭关”石塔身披浅灰色的薄纱,皮肤上早已爬上了深深的沟壑。瞧着石塔沧桑的外表,灰色另有一番遒劲之美,魅力十足。
顷刻间,小雨滴洒落下来。撑着一把油纸伞,穿梭于雨港之间,油油的青荇在青灰色石砖的缝隙里招摇,灰色的古建筑,蒙上了一层水雾,即悠然与自由为一体。
西津渡曾是交通咽喉,通商要塞。但他最终还是在时代的交替中,沦为无人问津的落魄者。可如今这别具一格,低调朴实的灰色,却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里重新寻找了自我。
灰色是十分小众的颜色,那次西津渡寻秋之旅以后,我开始学习素描,摒弃靓的色彩,用斜织的明暗,释放灰色的魅力。我知道灰色其实是黯淡之后焕发的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