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只东方雄狮,那么长城就是雄狮的脊梁,它又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我国北方土地上,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谷,可谓称万里长城。它是世界文化的遗产之一。
长城修建耗费了2000多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长城总长度超过五万千米,由城墙、卫所、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构成,形成一个巨大的弯曲线,就像牛角一样壮观。据说,用一厚一尺,宽十五尺的公路铺就可绕地球三周。长城不仅是中国民族的象征,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我认为,长城最有特点的部分是烽火台。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传递军情,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这是一种很科学又很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容易被看到,而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到。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聪明。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的主体部分,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于崇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凡在平原或要溢之处修筑的城墙一般都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阻之处城墙修建得较为低矮,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方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七八米,底部厚六七米。城墙宽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有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墙高约两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洞口和福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碱石之用。
长城每隔一段路就会设置一个烽火台,要知道古时候是没有电话的,所以烽火成了交流信息最快的方法,像建筑“九眼楼”以及烽火台的过程,都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长城作为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来长城不仅可以欣赏到古老建筑的壮美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你可以尝试着步行长城,翻过烽火台,聆听长城上的故事,更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动人魅力。
登上长城,是一种震撼于心灵的体验。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雄伟壮观的长城,感受到古代建筑师们的匠心独具。正如“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言所说,登上长城,不仅是为了感受它的美丽和壮丽,更是为了在这里体会到中国古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气。这是一段难忘的旅程,让我们一起感受长城的伟大和魅力。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为了更好地介绍事物,作者不仅娴熟、准确地运用了说明方法,还选取了平实的语言风格,文章严谨、朴实,清晰、流畅,很有吸引力。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创作前做了充足的资料收集和观察积累。文章主题独特,介绍详尽,引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