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第二天,由于我们刚学完一篇关于地道战的文章一一《冀中的地道战》,为了让我更加理解地道战这个“新的”战斗方式,妈妈决定带我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地待跑上了车,想要马上看到书里的“地道战”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种无比期待的心情中,车子载着我和妈妈直奔顺义区焦庄户而去。
当车慢慢驶入焦庄户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时,我就有些按捺不住了,变得有些兴奋。小时候经常看《地道战》的影片,后来又学了关于“地道战”的文章,文字和画面早已在我心里种下了好奇的种子,想要对神奇的“地道战”一探究竟。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自看看“地道”,也可以亲身体验走在“地道”里的感觉,相信这带给我的震撼是文字和画面难以比较的。我的心里生出了一阵阵期待。下车后进入展厅,一进大门就看见两个厅,第一个厅是介绍地道的厅,第二个厅是地道的入口。
我们先参观第一个厅,厅的玻璃地板下有一个地道路线图,不看不知道,当年这地道长达几十千米,蜿蜒曲折,遍布各个村落、各个人家,现在开放的只是经过修复、加高、加宽后的一小部分,只有几百米。
参观完第一个厅,我就拉着妈妈跟着导游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地道。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都非常有秩序地排着队,接着一个个的进入了地道。地道里面潮湿阴冷,温度比外面低了近10°C。我发现地道两旁有许多像门洞的地方,可以站下一个人。我问导游:这是干什么用的,导游说:这是八路军打仗时隐蔽用的。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个叔叔从门洞里跳出来,吓了我一哆嗦,我还以为是日本鬼子呢!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见了一个像机关似的高台,导游说这是翻板,是防鬼子放毒气用的。我好奇地顺着梯子爬上去,发现上面很矮,连我都得爬着过去,长大约一两米,另一端也有梯子。我看着看着,就听见后面一个叔叔“啊”地叫了一声,撞到头了。
下了翻板,看见左边有一个很矮、很黑的地道,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唯一开放的一段未经改造的抗日时期的地道,长约30米。我们和许多游客都好奇地弯着腰走了进去。里面一片漆黑,导游拿着手电筒,也只能照见一小块地方。当年的八路军就在这么窄,这么矮,这么黑的地道里,而且还要打仗,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次参观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不禁让我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我的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