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五年级 读后感 760字
2023-08-03 10:39:26

《长安三万里》主要讲的是安世之乱后,高适和程公公回忆高适和李白的过往,也表现了高适和李白的友谊。

李白与高适刚相遇时,李白误已为高适就是偷他包裹的人,后来发现只不过是戴的是一样的草帽,而李白却看上了高适的高家枪法,便想让高适教他,李白也教高适了相扑之术。后来他们一起喝酒,一起写诗诗。

后来高适在长安遇见了杜甫,当时的杜甫才六岁,我记得最深刻的话就是杜甫说的话"姓杜,单字一个甫,杜甫"。再后来他便去扬州找了李白,可没想到他已获取功名,人人皆知了他只侍了一年便去参军了,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打仗,而军账里面却只有美人歌舞,燕歌行一曲,写出了高适的无奈和惋惜。

他不放弃,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然而,他自有所成,大破叛军,最终前后夹击全歼土蕃,让敌人闻风丧胆。朝廷甚至升他至五品,为国争光。这一切的艰辛折磨,都成全了他的壮志凌云,成就了他的英雄辈格。唐朝虽历经数百年的兴衰史,但长安的辉煌却如烛火般璀璨夺目,令人感慨万千。

故事不仅将李白等人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年长后的七老八十描绘的淋漓尽致,也让我看到了唐朝的兴衰变迁。虽然我看的仅仅只是一部短暂的电影,却让我品味到了历史所带来的沉重感。天下英雄逐鹿中原,王朝更迭陨落。更何况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我们可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我们也可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我们依旧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更可以“低头思故乡”。

其中李白仰着大肚吟诵《将进酒》时,李白那自由、放荡不羁的性格让我心里一紧,李白即便是成道却始终没有名扬天下。历史如涓涓细流,源远流长。而《长安三万里》所散发出的那份青春,便是保持了这座城市永远流淌下去的动力。

长安、黄鹤楼虽然被毁,但只要诗在上城就在,黄鹤楼也就在。

这部电影中,高适用他的才智拯救了国家,保卫了长安,成为万千人心里的英雄。长安这片土地见证过太多悲欢离合,也有过太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