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歌》有感

五年级 读后感 1289字
2020-05-30 18:10:48

唐玄宗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一个皇帝,杨玉环是我最讨厌的美人。不喜欢唐玄宗是因为他刻薄寡恩,讨厌杨玉环是因为她除了漂亮就什么都不会了。有人说杨是“四大美女”里与政治阴谋挂钩最小的。可我想说,她只是不主动挂钩政治,而事实上,权力这把宝剑的阴影从未离开她的头顶。红颜凋落马嵬是具有双重必然性的。

武则天开创了一个“红妆时代”,从她开始,她的儿媳、孙女,她的女儿都“你方唱罢我登场”地在初唐末期大展身手,留下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印迹。而这个时期的李隆基真可以称得上是“李家最后一个男人”,他在一片“斜封官”盛行的脂粉气中,豪情万丈地光复李唐。从一个小小的临淄王,一步一步地登上天子宝座,而他的天子路,血腥程度无疑直超他的曾祖父李世民:从“唐隆政变”杀掉婶母、表姐,到“先天政变”赐死姑母、逼退父亲。在千辛万苦地扳倒敌人们后,他改元“开元”,终于得以大展宏图,盛唐也由他开启。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地也不仅仅是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还有冷血残酷、淡薄亲情的非人性一面。如果说因为他甫一出生,他的婶母韦皇后就被贬导致他与韦氏和安乐公主关系不亲,他不眨眼杀掉她们还可以理解;那么他不顾父亲劝阻赐死在他幼时抚养过他、在他成年后又与他一起策划政变的姑母太平公主,以及他在开元十二年废除与他风雨同舟、走过血腥夺嫡路程的发妻王皇后这两件事无疑可以使人窥见他日后在马嵬抛弃杨玉环的主观必然性。

杨玉环的经历无疑再次验证了那个老道理:如果一个美貌的女子不聪慧,那她的美丽就是上天为葬送她生命准备的最华丽的匕首。这句话是我小时候觉得自己外貌不尽如人意时哥哥对我说的,他的意思主要是“你智商这么低不需要长得太漂亮。”但这也不影响它成为我这么多年自勉的重要理由。言归正传,杨玉环不是个聪慧的美女,她的不聪慧不仅体现在她的不作为,而且体现在她的胡作非为。她自己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和政治手腕,但她放纵了她同样没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敏锐的堂兄——杨国忠,飞扬跋扈。所以尽管马嵬事变真正该死的是杨国忠,但她也不能说完全无辜。

我相信唐玄宗处死杨玉环时内心是忧伤的,但他更是释然和开怀的——这无疑是陈玄礼为他转移士兵愤怒和洗清亡国罪名的绝妙手段:陈将祸国殃民之罪推给杨氏兄妹,李隆基最多担一个“贪恋美色”的浮艳罪名——他们应该还想不到会有那么多文人骚客对这桩轶事津津乐道,替李杨鼓吹所谓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是一着好棋,所以对李隆基而言,不管眼前的是王玉环、刘玉环还是高玉环,不管再让他选一次、两次还是千百次,他都不会选择保住他的女人,因此他也不会为一个妃子后悔地“看山非山,看水非水”、寒灯孤照无眠和可笑地招魂传情。这是杨玉环马嵬之死的客观原因。

所以我也坚信,唐玄宗晚年心情抑郁寡欢地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思念玉环,他是曾经那样双手沾满亲人鲜血杀过来的皇帝,他曾经是一个帝国最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曾经是万丈明堂上那把孤独龙椅唯一的占有者;而如今,他被儿子囚禁于南苑、行动受阻。他最深切思念和渴望地,是他万人之上的权力,而不是一个女人。

李隆基是政治家,而杨玉环只是一个想被宠坏的小女孩,她很天真,她也真的很耽于爱情——这一直持续到她38岁死去的那一刻,所以他们注定悲剧。就像1927年的蒋介石,他选择了宋美龄而不是陈洁如,不是因为陈洁如不如宋美龄年轻漂亮,而是因为陈只是一个恋爱中的小女生,而蒋是政治家,是野心家,他需要的是能支持他、支持整个中国的另一位政治家和野心家。

这世上所有的爱情,到底都是在身家利益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