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的对话

五年级 读后感 816字
2023-02-05 14:36:19

夜晚一轮明月嵌在浩瀚的夜幕中,月的倒影映在水中,凉风习习,不经意间便碾碎了这清辉,我情不自禁吟诵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感受那份韵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咦,是谁也在吟诵,我循着这熟悉的吟诗声,悄悄地走进这位文人身旁,他一手执酒一手拂须。我惊喜的叫出声来:“东坡先生,原来你也在吟诗。”他淡然一笑,说:“来,与我共赏这明月,如何?”我望向那轮明月,皎洁又温柔,就如同现在一样美好。

苏轼先生身穿一件淡青色长袍,长袍的后摆随风飘逸着,我与他并肩行走,漫步在园中,“刚刚还在吟诵先生的《水调歌头》,现在大兴与先生相见,先生近来无恙乎?”先生拂须一笑:“不曾有事相扰,无恙。”我好奇的问道:“先生,您真的不曾烦恼过吗?”先生笑道:“即便有过,我只要怀着淡泊达观的心境,去迎接人生无数风雨罢了。”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先生,那您一生遭遇无数被贬以及小人的抵毁,您就不曾失落,想放弃过吗?”先生长叹道:“孩子,你要知道人们可以容忍平凡,却不能容忍出色,越好的人就越会被嫉妒,被打击,所以当你承受压力时,千万别让自己融入平庸。”

看到先生意味深长的样子,那高洁的志向让我震撼了,认识自我,认识人生有根本性意义,苏轼先生一生都在这样的思考中行走。

先生坐了下来注视着我,我不禁问道:“先生,您从来都用帝国达观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事,您还曾说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是您真的没有怕过吗?当初你被贬黄州,曾两次跳水欲自尽,却被衙役救起,您应该是怕过吧。”先生坚定地说:“孩子啊,那次被救上岸后,我顿时醒悟,我要能够胸怀祖国,情系民生,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付之与诗词创作的另一种生存力量,要学会看淡一切,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顺境还是逆境。”我突然明白了,先生并不是没有怕过,而是他不畏艰难,永远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先生站起身来,静静的在园中踱步。渐渐的,先生的身影模糊了。我并不觉得遗憾,与先生的一席话已让我懂得了许多,他告诉我,一定要乐观。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思路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还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意义,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