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对骄奢淫逸,昏庸无能的隋炀帝恨之入骨,但直到我阅读了《大隋兴衰四十年》,不禁后悔起自己曾经对隋炀帝管中窥豹的想法。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深为震惊:杨广竟是一个如此优秀的皇子!首先他心怀远大,有着鸿鹄之志,即便刚愎自用,却才华横溢,对隋朝有着杰出的贡献。《隋书·杨玄感传》中魏征等人评价:杨广想当千古一帝。他希望他的作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纵观历史,杨广的确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初炀帝上位,他的弟弟杨谅造反。因为东部不稳定且旧都大兴城位处西北,一旦发生变故,援兵无法及时赶到。所以炀帝便设立洛阳为都城,以便及时指挥。再看运河,其闻名程度堪比秦始皇修长城,怎不叫人为之一振!虽然他的初衷是为了游江都,但这一举动的确在极大程度上贯通了南北。最兴盛的唐朝有一次甚至靠此河又繁荣一百多年!可知其巨大贡献。
然而这项工程也有弊端,也就是讲究排场,铺张浪费。它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召集了不计其数的壮丁修缮此项工程,导致了许多家庭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如此有益于国家的硕大工程,背后的心酸故事却令人唏嘘不已。隋炀帝之所以走向灭亡,是因为他不懂得“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回想今天,我们生活在繁荣强盛的祖国的庇佑之下,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安逸。再看看那个时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百姓,我深深地明白了国家领导做到了“爱民如子”,将人民放在了国家的中心。
隋炀帝才华横溢,拥有渊博的学识。《春江花月夜》便是他所作,一字一句无不婉转优美,动人情肠。但隋炀帝刚愎自用,只因有人诗写得比他好,他无法达到那种境界,就把此人杀了。临刑前竟得意洋洋地说:“我现在把你杀了,你还能写出那种境界吗?”由此可见,即便有着丰功伟绩,但也无法掩盖他真真切切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昏君的事实!
正是因为这些不可忽视的缺点,杨广最终成了亡国之君。但是我从这本书中明白了:事物有两面性,人也是如此。即使是留下千古骂名的希特勒,开始也是一个优秀的青年,最终却被权利所迷惑,走上了不归途。隋炀帝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忘初心,保持着善良的本性,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见地独到。作者的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