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代呀,你无法决定眼前的路好不好走,但你可以去决定如何走这条不大好走的路。
一 题记
那个高大,健壮有力的少年背影,还有那颗赤诚的,心无旁骛的心,在我的脑海中永不磨灭…
漫步在当年北京的大街上,你目光所及的不再是一片繁华,耳畔响起的是不堪入耳的,那一句句咒骂和对生活的哀叹。就在那个北平,同书里说的一样,无数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健壮的,像祥子一样的人力车夫,曾在梦中无数次幻想,何时能把自己埋起来,埋起这堕落的,不幸的社会所诞生的病态的产儿,个人主义的陌路鬼。
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用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将看似轻松的语言用来揭露旧社会是中国的丑恶与愚昧,在这一点上与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不谋而合,若细细品读,便可发现《骆驼祥子》与《童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对待苦难的不同的态度,造就了祥子与阿廖沙不同的结局。苦难可以锻炼一个人,苦难同样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阿廖沙不屈服于苦难,却反被苦难锻炼,在一系列的苦难后,阿廖沙得到了惊人的成长,而祥子被苦难所苦,最后却反被毁灭,在一次又一次的飞来横祸祸,他变成了麻木狡猾,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老舍在同情苦难人民的同时,也鞭鞑了他们的个人主义思想,它无情地揭露着当时人们的自私与愚昧,显然,在老舍看来,铸就可悲时代的主要原因,固然有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严重扭曲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落后冷漠,麻木不仁。
相对老舍先生的讽刺与鞭鞑,我更着眼于祥子的追梦路,祥子在追梦的一路上,他摔倒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最终他还是没有爬起来继续前行,彻底堕落。因为人生路上意外本就是无穷的,不是每一条路都有人陪你走,唯一能一直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自己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那个黑暗的时代不会伸出手来扶你,追梦的路好不好走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走不走,和摔跤后继不继续走,这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祥子的悲剧并非全是黑暗的时代一手铸成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我国著名文豪茅盾先生有一句名言:"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怯懦者无奈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不错不假,祥子遭遇的那些事,的确令人怜悯,但是他遭遇之后对自己的努力产生的怀疑,对追梦丧失的斗志,那倒是他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没有达到“此身不死,此心不渝”的程度,的确很难达到,但是只要打到了,祥子也不至于最后落寞到那般田地,而且百忍成金,祥子更是缺少忍耐,对生活的忍耐。对于小福子的表示,祥子的拒绝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对以后的苦难的胆怯。小心谨慎没错,但思虑太多也会错过太多。
今夜,让我们梦回北平,去看看那个时代与命运相拼搏,不惜败给命运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那些姑娘们有的人世间最美的容貌,他们的双肩却没有担当起星辰大海,只担负起烟尘人间,他们奔跑在命运之巅, 书写着那个时代的婉转流年。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文笔优美,见地独到。小作者在文中谈及了阅读《骆驼祥子》之后的真切感受,很好地做到了有感而发,所抒发地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在谈及自己读过书后的感悟时,小作者还联系了另一本书做了探讨,文章更为真切,也更能够引起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