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就是劳动精神》有感
今年寒假,我有幸读了《这就是劳动精神》这本书,读完之后,我不禁感慨万千。书中的人物大多都没有安逸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却用岁月和坚持谱写了一个个传奇。
让我最佩服的是赵忠贤爷爷的勇气。1977年,年轻的他在中国的《物理》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有关超导技术的惊人观点,打破了“麦克米兰极限”的世界公论。于是各种批评铺天盖地的向赵忠贤爷爷袭来。虽然来自国内外的评论让赵忠贤爷爷倍感压力,但是他并没有退缩。他没有立即站出来和那些批评者争论,而是投入实际行动中,按照自己的观点积极开展研究。经过十年的奋斗,终于通过实验拿出的成果。验证了自己的观点,直接打破了“麦克米兰极限”的公论。
他也是十分能吃苦的。1975年,赵忠贤爷爷开始积极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但是在那个年代,不是缺了这个工具,就是少了那个材料。赵忠贤爷爷就想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大家从一些废品店,二手市场寻找各种可用的闲置品。从一块吸铁石,到一颗螺丝,一个金属外壳,再到一台天平等等。没有炉子,他就自己动手造。赵忠贤爷爷经常“炫耀”自己的这些作品,他称之为“土炮”。虽然它们看起来很丑,很破旧,但是性能可不差。
他们是勤劳的,是爱国的,是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的。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汗水,而不为名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而是废寝忘食地寻找办法。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惭愧。每次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放纵自己,告诉自己,等一下再做吧。而不是想一想破解难题的办法。他们不为名利,身上也没有什么“架子”。他们经常为了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而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如卢永根爷爷为了研究野生稻,在他的学生的帮助下,高龄的卢永根终于上到了山顶,看到了野生稻。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到艰苦的环境工作,如王敏奶奶在年轻时,选择了去环境恶劣的青海盐湖镇所,在21年的奋斗里,王敏奶奶和团队终于打造了一个选择性分离提锂的新模式,为中国锂矿资源的开采和应用铺平了道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学习这些爱国先锋的品质,让我们把爱国先锋作为榜样,让我们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