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待人 ——《三顾茅庐》读后感

五年级 读后感 387字
2020-04-05 17:51:03

《三国演义》是一座丰碑,其中名篇甚多。今天看了《三顾茅庐》,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故事讲述了三国时的贤主刘备一心想要让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前两次都未能如愿,但刘备不顾关羽与张飞的阻止,第三次前往隆中,终于打动了孔明,一起出山。

读完后,我明白了: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

在前两次去请孔明落空后,关羽与张飞便没有了耐心,甚至还想将诸葛亮捆来。而刘备则与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劝说三弟,再次前去,终达成心愿。刘备爱才、尊才、真诚,正是他这样的品格,才让诸葛亮一直追随着他,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刘备的品德。虽然我们不会去拜求辅佐自己的军师,但是肯定需要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同学或伙伴。有时你去请教时可能会因为别人没有空而得不到答案,即使这样也千万不要急躁,耐心等待。如果对方实在没有空,也不要死缠烂打,再换一个人请教就行。倘若真的遇上能人,那“三顾茅庐”也是值得的。

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用真诚成就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