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高人一等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他,为了不让大家受到伤害,宁愿自己去抵挡一切危险;书中评价他:“他出人意料的胆识和气魄,使格兰芬多出类拔萃。”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哈利·波特。
暑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作品讲述了哈利·波特成长为杰出的魔法师的故事。故事以他的父母惨遭伏地魔杀害、他成为孤儿拉开序幕。十一岁那年,他上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七年里,他打败了蛇怪、意外地参加了三强争霸赛、保护魔法石……还结识了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和他们成为了知心朋友。为了打败伏地魔,哈利与同学们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用团结的力量,诠释了生命的真谛;用友谊的奇迹,说明了人生的温暖。读了这套书后,我有很多感受,但印象最深的是三个词:勇气、友谊、智慧。
哈利波特是勇气的化身。在与邪恶势力的抗争中,在多人背叛、敌方势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丝毫没有畏惧,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战胜了最邪恶的巫师。我想,他碰到了那么大的困难,他都有信心、有勇气去克服,和他相比,我们遇到的麻烦简直是微不足道,我们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在勇气方面,我也特别赞赏纳威·隆巴顿。他在学校里其实是个特别不自信的学生,所以他的魔法成绩总是不怎么高。但在战场上,他鼓起勇气,克服内心的胆怯,勇敢地站了起来,发现自己并不是个差生,完全可以熟练地掌握一切技巧。我不由得惊叹,自信和勇气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哈利·波特很勇敢,那我呢?夜是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里一般都是天昏地暗,十分黑。我从小就怕黑。有一天,天黑了,我就马上开灯。睡觉时,我也开着电灯。否则,我会害怕得睡不着觉。我对自己的害怕黑暗非常伤心,真想找出办法来克服它,让自己不再害怕黑暗。可是,这又有一点不可能,因为我已经试过了一些办法,可是,都一一失败。我十分难过,就把这一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对我说:“孩子,不用怕!只要鼓足勇气,自然就不会害怕黑暗了。”我听了,点了点头。到了晚上,要睡觉了,我洗好了脚准备上楼去。这时,妈妈特地关掉了楼梯上的电灯叫我一个人摸黑上去。我看见了,非常害怕,不敢上楼去。这时,妈妈鼓励我说:“孩子,别怕,勇敢地走上去吧!”我听了似乎有了力量,鼓足了劲走了上去。走到一半的楼梯,我又产生了害怕的心情。这时,我自己对自己说:“别怕,妈妈就在后面。我不怕,我不怕!”想着,说着,我慢慢地走上了楼进入了自己的房间。“我不怕黑暗了,我不怕黑暗了!”我大叫起来。妈妈站在我的身后说:“孩子,你好勇敢,我为你骄傲!”她听见我说的话,也为我感到高兴。我更加高兴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黑暗了。
在我心中,赫敏就是“智慧女神”,她在还没上过学之前就已经把所有的课本都吃透了,任何问题都难不倒她,甚至比老师还要懂得多。当然,她可不是死记硬背的,在关键时刻,她能自如地运用咒语,为胜利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罗恩是个巫师棋高手,他在帮助哈利找魔法石的时候,以惊人的冷静判断通过了考验,找到了魔法石。
在我看来,他们取得胜利还有一个原因——友谊。哈利为什么能赢得友谊的支持呢?因为他是一个善良、宽容、敢作敢当的人,有时候别人对他说三道四,我都看不下去的时候,他却能够宽容、理智地解决问题。哈利和其他同学的友谊非常牢固,哪怕外面有好多人居心不安,人心动摇,他们也不会分开,依然维持友谊。友谊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的行动十分默契,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加了一把力,奋力抗争,最后迎来了伟大的胜利。
勇气,是克服困难的法宝,使我们坚强;智慧,是深藏在内心的光芒,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友谊,是一缕温暖的春风,使我们更有力量。在魔法世界里,勇气、智慧、友谊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具有同样的能量和魔力。五彩缤纷的世界,加上奇妙声音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有着很好的结构和情感表达,能够描述出主人公哈利·波特和其他角色的性格与行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人物。其中,作家和作品的简要介绍描写了故事的起点和发展,让读者对书籍有较好的了解,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和配角各自的特征也在作文中被深入的剖析。此外,作家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成功地将勇气、友谊和智慧这三大要素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让文章更具有亲近感和可读性。但是在使用语言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用词不够准确、表达有些生硬,需要再加强语文表达能力的锤炼。总的来说,这篇作文还是非常棒的,值得鼓励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