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里的坚守——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五年级 读后感 1375字
2025-08-04 21:58:26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道尽了杨贵妃得荔枝的不易,也为后世留下了无尽遐想。而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则以这一历史典故为蓝本,讲述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挣扎却又坚守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仿佛被一场穿越时空的风暴席卷。

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不过是长安城的一个九品小吏,明算科出生,每日与数字打交道,生活平淡而安稳。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场看似平常的官场应酬中,他稀里糊涂地接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生辰之前,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至长安。这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而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个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这个“死局”,李善德也曾想过放弃,可他心中始终放不下家人。为了给妻儿一个安稳的生活,他决定放手一搏。他踏上了前往岭南的征途,从此开启了一段充满荆棘的冒险。在岭南,他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地方官员的推诿、百姓的误解、资金的短缺,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他望而却步。但李善德没有放弃,他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顽强的毅力,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重新站起。

在这个过程中,李善德逐渐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与各方势力周旋,被迫参与到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中。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家人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正义的坚守。他在权力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却发现这是如此的艰难。

然而,就在李善德陷入绝望的时候,他遇到了一群真心待他的朋友。胡商苏谅的慷慨相助、峒女阿僮的热情善良,都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他们的帮助下,李善德终于找到了将荔枝成功运至长安的方法。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成功并没有让李善德感到喜悦,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他亲眼目睹了为了运送荔枝,百姓们所遭受的苦难。那一路上的民不聊生,让他的良心备受谴责。他深知,这所谓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百姓的痛苦之上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内心,向皇帝直言运送荔枝的劳民伤财。尽管他知道,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但他依然没有退缩。

李善德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他们就像一颗颗微不足道的棋子,被命运随意摆弄。在那个等级森严、权力至上的社会里,他们的声音无人倾听,他们的命运无法自主。但李善德又让我看到了小人物的力量与光芒。他虽然身处困境,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担当。

从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有些人迷失了自我,变得自私、贪婪、不择手段;而有些人则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保持着善良和正直。李善德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也曾有过动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声音,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对人性光明面的坚守,让我深受感动。

《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运送荔枝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理想的书。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面对多大的困境,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就像李善德一样,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努力寻找光明;即使知道结局可能是失败,也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