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五年级 读后感 949字
2024-07-14 09:03:05

冰心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高尔基的童年,就像冬天生活在漏风的房屋,刺骨的冰凉,但在破洞的地方,仍然有阳光投进来。

说起童年,它是金色的,因为它蕴藏着天真烂漫;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无暇,散发出活力;童年还是粉色的,像粉红粉红的桃花散发出芬芳,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照亮着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寒假中,我读了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其一——《童年》。高尔基在《童年》中写道:“我不是在讲自己,而是在讲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面对险恶的社会,书中主人公阿廖沙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高尔基的童年正如阿廖沙一般,长期生活在污浊黑暗的环境里。但他出淤泥而不染,没有被环境所腐蚀,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小时候,阿廖沙跟着母亲和外祖母生活。四岁时,他不幸失去了父亲。年幼的阿廖沙在外祖父家里见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他的舅舅们分家夺权,勾心斗角,外祖父甚至也想和外祖母分家。母亲病死后,外祖父毫不留情地把阿廖沙赶出家门,让他自生自灭。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这段时间俄国的家庭、社会是黑暗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阿廖沙失去了朋友及家人,也无法改变他的生存状况,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痛苦艰难地活着。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之中还有一束光明。他和善良、勇敢的外祖母生活在一起,还遇到了乐观淳朴的小茨冈、爱思考的"好事情",他们的爱一直鼓励着阿廖沙。看到阿廖沙整天在黑暗中度过,受尽长辈打骂,只上了两年学,我不禁想起了现在的我。阿廖沙所经历的社会粗俗愚昧,而我所在的社会文明和谐;阿廖沙在学校里被老师所讨厌,而我会经常得到老师们的鼓励和爱护;阿廖沙的长辈在家里争权夺利,对他非打即骂,而我的家庭充满了温暖和爱。想到阿廖沙所经历的一切,我就心生畏惧。我们要学习阿廖沙身上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生活中,我们不能遇到一些困难便退缩,要始终坚定自信。屠格涅夫曾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阿廖沙在这般苦难中都选择了迎难而上,现实中的我们更不能对挫折望而却步。

《童年》这本书告诉我:即使在重压下,也要与无尽的困难和黑暗势力顽强地斗争,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