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

四年级 议论文 984字
2023-08-11 10:36:15

周恩来19岁时壮志凌云,为救国富国,披荆斩棘,习总书记也曾告诫青年应心存大志,在正值青春时,奋斗逐梦。

王尔德曾说:“青春是最美好的花朵。”青春的我们是八点钟的太阳,充满活力与朝气,敢于尝试,思进取知进退,明荣辱。毛泽东游橘子洲时,提笔写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达了毛泽东对青少年们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导。所以,趁青春,要奋斗,要拼搏。

正青春,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志当存高远,青年应心存理想,敢于逐梦,义无反顾地为这个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近代中国风雨如晦,小小年纪的周恩来总理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心怀大志,为国家、民族,倾尽自己的整个青春。青年的梦,应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法国的小瑞恩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积蓄零花钱,只为给非洲的人们能多打几口井,这一梦想他坚持了一生,成了一名慈善家。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出行动。

正青春,要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拼搏精神。

中国女排在各个年代所传扬的,正是这种精神,她们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奋不顾身,战痕累累,功勋赫赫,她们正书写的,是充满泪水与汗水的,磅礴的青春。我们应珍惜时间,用奋斗书人生华章,以拼搏为帆,理梦想为岸,终有一天,彼岸花会在青春开得烂漫多姿。拿破仑在年轻时,带着这一股拼劲,大杀四方,当时的欧洲无不因他而臣服,他被带整个资本主义界所铭记。所以,青春的价值就体现在不断奋斗,不断创新,永不言败,永不言弃。

正青春,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农科院院士程相杰和团队独自在海南数十载,只为培育出产量更高的玉米,日复一日地守在玉米地旁,甚至几年不能和家人团聚。他心中装着全民族,全人类的信念,为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奉献自己的全部,这种为大爱舍小爱的魄力令人敬佩。中国卫星系统北斗的负责团队,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才三十岁左右,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但他们选择为国家的宏伟事业,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对青年的寄语,承载了总书记对少年们的鼓励与劝勉。如今,我们欣逢盛世,面对多变的世界格局,这么快的生活节奏,我们能做的,只有怀揣梦想,并为之奋斗,不负韶华。有远大格局,有文化、道路、理论自信,为建设祖国、奉献社会而出一份力。

让我们以春青之我,创青春之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写下了青春之宣言,也展现了青春之风采。清晰直观的论点、分论点,合理分明的结构、层次,缜密严谨的思路、条理,以及极具针对性、时效性且能充分彰显呼应“青春”议题的论据、事例,是作者将“青春之宣言”书写成文,以展现青春之风采。而作者精心构思,旁征博引,用自己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对广博世界的探索、对见闻积累的思考来列举、来佐证、来引导、来说明,让青春应有豪情壮志、拼搏奉献精神的感召更加可感、有力,让正值青春、为国效力的心声更加真切、深刻,从而让“青春宣言”化作了实际行动,彰显出了青春风采!文章主题明确,结构严密,论述得当,情感丰沛,令人深受鼓舞、深感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