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千变万化,景色数不胜数,人在途中,心随景动,总有一些景色让我们心生眷恋,总有一些地方让我们触境生情。
触境生情,在江南的烟雨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面对缠绵幽雨,何须避而归去?只看那垂钓的渔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悠然垂钓于山水之间、静坐于水雾之中,朦胧得像一场梦。水岸边,是鲜艳的桃林,与水墨画般的西塞山景一起勾勒出了一幅最动人心弦的画面,星星点点的桃花瓣悄然掉落,拨动着我内心的涟漪,更落在了每一个居于江南的人的梦中。这如梦似幻的景色点缀了江南的雨季,叫我如何不心驰神往、心生感动?
触境生情,在清江的秋水里。“信马斜阳,误入桃源里。珠帘底。淡妆斜倚。一寸秋江水。”清江并非桃源,却胜似桃源。秋日的清江画廊风景区如黛江水烟波浩渺,高峡绿林曲径通幽,风光旖旎,无与伦比。清江无言,却总是驻守在时光深处,浅浅地微笑、默默地守护,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姿,静待着秋的硕果累累。秋水怡人、树影婆娑,这倾世“容颜”之下,描绘着清江人民美好的心愿。
沉醉于如诗如画般
的梦境,不想醒来也罢。还是出发吧,醉醒穿梭,终
究也是一场空,不舍的一帘美梦,之后也会懂
触境生情,在弄堂的青石板上。两岸人家微雨后,收
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古老的巷子,古老的记忆。
清晨小雨过后,家家户户欢腾起来,忙着收雨露未和干
的红豆,树下翻扬着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收了红豆,研磨成粉,做成一块块满载儿时回忆的红豆
那新鲜的红豆粉制成的红豆糕承载了多少人儿时的梦?咬上一口,那松软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就如同一台时光机,带我们回到欢乐美好的童年。
门口的青石板犹如一块古老的画板,上面记录下了孩子们欢快的脚印。这些跳动的音符,记载了多少欢声笑语?
巷口卖糖人的老爷爷,店家蒸馒头升腾的水雾,巷子里大大小小的吆喝声,
墙角里渐渐长高的牵牛花和慢腾腾的蜗牛,砖瓦上歪歪扭扭的涂鸦闭上眼。这些情景、这些欢笑,犹如昨天。
夕阳西下,目光落在涂满涂鸦的篱笆墙上,那是孩子们创作的最美画卷。此刻收拾行囊走出家门,离开的不仅是温暖的家,还有那再也找不回的童年记忆。此情,此景,让人难以释怀。
倒不妨归去做个闲人,隐居世外桃源。着一身素衣,对一张琴,捧一盏茶,望一溪云,坐于梨花树下,任梨花纷落,浅浅念想,深深回忆。
那情、那景,令人触境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