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被认为是一种风靡全球的饮品,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就在我的家乡湖州长兴。
长兴有一种名茶,叫紫笋茶。紫笋茶产于长兴顾渚山,是公元764年被发现并被定为贡茶的。六年后即公元770年,在长兴水口建造了大唐贡茶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当时的朝廷每年会派人来监督茶的采摘制作,在完成采、摘、涤、蒸、捣、拍、焙等七道工序后,运往当时的首都长安,给皇帝品尝。
茶圣陆羽与长兴有着不解之缘。他二十一岁就开始了对茶的游历考察,经义阳、襄阳往南漳,直到四川、巫山,将茶制成各种标本,再将途中所了解的茶的见闻轶事记下,写成茶记。经过十年考察,陆羽来到长兴一带隐居,用了九年时间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文化巨作《茶经》。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紫者上,笋者上”,紫笋茶的名字也因此诞生。
来到家乡的大唐贡茶院,品一杯清冽的紫笋茶,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唐朝。站在贡茶院陆羽阁上,面对青山绿水,这风,这雨,这茶香,像来自千年之外的唐朝,既熟悉又陌生。
中国饮茶始于唐代,兴于宋代。饮茶在唐代一直都是皇家之生活,直至北宋时期才逐渐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宋代饮茶风气盛行,在宋徽宗的带领下,文人雅客以茶相聚,家家户户都将饮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饮茶文化使得民间茶馆众多且发展繁荣,街边也开了简陋的小茶摊,供人歇脚解渴。至此,茶文化开始普及,走向寻常百姓家,茶的种植也开始普遍,茶慢慢成为了重要的商品。
到了明朝,欧洲人发现新大陆,海上贸易开始盛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作为“国货之光”被运到东南亚,再通过东南亚到达印度、非洲和欧洲。特别是在东南亚,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在文化上与中国具有深厚的渊源。茶传到当地后,清香甘冽的味觉体验,受到当地皇家和普通百姓的共同喜爱,因此我们的茶文化不仅被接受,也成为当地及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茶进一步拉近了中国和东南亚人民的文化和情感距离,在东南亚,至今仍有饮早茶的传统。
绿绿的茶叶,在透明的玻璃茶杯中一沉一浮,给人一种美和宁静的感觉。
在我的家乡长兴,每个普通人的一天,都是从一杯绿茶开始。茶是长兴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茶,入口略带苦涩,但回味清冽甘甜,一杯绿茶让每个普通劳动者开始提振精神,开启努力工作的一天。
茶是长兴人的待客之道。招待客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沏一杯好茶。饮茶也是长兴人的生活方式,闲时三五好友品茗阔论别有一番情趣。如今年轻人也流行喝茶,休闲茶馆和咖啡馆一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饮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清茶+甜品,清冽和甜蜜,在长兴年轻人的味蕾里和谐共处。
除了绿茶,普洱、岩茶、老白茶等功夫茶,也已经在长兴悄然盛行,盖碗、公道杯、茶盏,冲煮之间别有一种仪式感,长兴传统的紫笋茶,在多元饮茶的文化氛围中,找到了一种悠然存在的自适。
今天,你喝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