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人生是一场修行,急不得。”少年折花至白头终老,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而学习则像一场春雨,润物细无声地伴随着我们人生的始终。
“天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总在坚而不烦,劳而不避,及期于成。”学习给人以沉静的力量,促成坚韧的性格。史学大家司马迁在遭受了残忍的宫刑之后,潜心研学,于牢狱之中写成流传千古的“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史记。但是学习时他从宫刑的耻辱中恢复过来,不恨世,不悲己,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毕生目标前进,最终获得成功,可见学习对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学习使人坚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学习给人以自信的力量,促成不卑不亢的性格,人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自信,自信的人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规划,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学习是获得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你掌握了丰富的技能,拥有渊博的学识,就能自然而然的产生信心,不再自卑,原本沉默寡言的人,也能站在高台之上;原本胆小怯弱的人,也能担起肩上的责任,勇敢迎接人生的风雨。
初中科目众多,我偏爱数学。在初中数学里,我第一次认识了”不讲理“的无理数、“套路深”的方程,还有“漂亮”的函数、“有点傻但有意思”的概率。
初中数学里我最喜欢几何,特别是解那些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还有圆的题,看上去很复杂,绕来绕去的,一旦解出来就会很有成就感。我的几何学的最好,每次总能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偷懒”。因为解几何体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书写要规范,所以总要写很多字。我总想找到最简单的方法,少写几个字。所以我会比较几个不同的解法,然后用最简单的解法。慢慢的,我发现我的解法几乎和老师讲的一样。当我看到其他同学练习册上写的满满当当,而我只用几行字就把问题解决了的时候,心里的幸福感是满满的,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我最爱做的就是几何题。
疫情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用手机上的课尽管新鲜,但总是会分神。老师的作业照常布置,可“天高皇帝远”的我真的开始偷懒了。我数学这么好,作业就拿答案当“助攻速”战速决了。这样不知过了多少……
有一天模拟测试,我信心满满,可卷子拿到手懵了。曾经最拿手的几何题怎么也绕不出来了,当时就感觉心里小鹿乱撞,头上手上都满是汗……曾经的骄傲,就这样成了尴尬和懊恼。
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偷懒惹的祸。俗语有言:“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这次经历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我的几何学的好,这是因为在学校里做了大量的练习才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可即使是熟悉至此,几天不练习就会变得生疏。因为放纵,我丢掉了本已掌握的宝贵经验和技巧。
鸟儿能够自由飞翔,不仅仅靠出生时的天分,更是因为他每天都在飞翔。大自然中的“用进废退”也是这个道理。或许我们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学而不习之”,真的会“不亦苦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