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四年级 议论文 729字
2022-03-21 20:27:10

所谓匠心,就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精益求精、突破创新的追求。

无论是手工制造、文学作品、书画艺术,还是科学研究,各行各业都应独具匠心,方能有所成、有所立。精湛的手工艺品制作需要独具匠心。

取一桃核,精雕细琢,巧妙设计,精益求精,方能雕刻出惟妙惟肖的佳作,不仅表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和巧妙构思,还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高超的手工技艺。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方能锻造出高纯度的金属器具。人称“顾两丝”的顾秋亮曾任打磨“蛟龙号”潜水器密封面的工作,他曾经说:“一定要精细、要专注才行。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手中关系着潜水器的存亡啊。”他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对精度的要求控制在“丝”级以内,长期的打磨使他的手指几乎没有纹路,连上班打卡都成了问题。

顾秋亮通过精细、专注的匠心精神,突破自我,完成工作,成就国家荣耀。可见,工匠精神并不限于手工业,从事其他行业也需独具匠心的精神。1996年,已经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王泽山院士完全可以安闲颐养天年,他却继续潜心钻研,苦苦实验二十年,终于解决了火炸药领域的一项世界性难题。北宋画家张择端,运用高超的写实技艺与出色的细节描绘,绘制出《清明上河图》,其中景物精美细致,人物出神入化,别具一格,自成一家。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为完成《史记》,游历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实,记载了从上古黄帝时期至汉武帝元符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涵养工匠精神,最忌敷衍了事,最需精益求精;最忌急功近利,最需耐心毅力;最忌半途而废,最需坚定不移。

养此匠心,则会生出潜心干事的定力。

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牺牲产品质量,甚至危害消费者健康及生命安全,这样做不仅对企业无益,反而害人害己。

因此,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有一颗匠心,都应追求独具匠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