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的警戒,到后汉书中“艰难之业当累日月”的思考,无不向我们展现了淡泊和积累对于成功的重要性。面对时代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以淡泊辨清人生的乱流,坚定自我,也要以兼蓄积累力量,攀登高峰。
“淡”尝百味人生,“蓄”达汹涌时代。以淡泊为舟楫,渡岁月之洪流;以积累为风帆,启航理想航行。
淡泊作为探照灯,照亮前进路上的迷雾。唯有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胸怀,我们才能从时代的乱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玫瑰。人生五味,或欣喜,或低沉,或愤慨,或清幽。而“淡”尝人生,终得永恒。且观苏辙中和淡泊,含蓄深沉,在祸福之间找到平衡;庄子持竿不顾,理想铸就不朽的高台,淡泊世间名利,身体力行,思想泽被后世。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迷人的风景,如名利,如荣誉,但如果我们一味沉迷于其中流连忘返,理想又在何方呢?当我们行道中途,小有成就,定要警惕骄傲和赞美为名的厚重枷锁,更应以淡泊的心态,明确志向,照亮前方征途。
淡泊照亮前路后,兼蓄和积累作为发动机,推动我们向前探寻。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行不成。季羡林拒绝称号,他用清明的理智剖析了本质,认为赞誉会成为他耕耘国学的障壁。他只是热爱国学,不希望外界干扰他的积累。若只是对未来画大饼,没有积累兼蓄聚沙成塔,那理想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新时代语境下,我们成为快节奏的生活的随从,对短时没有显著效果的积累不屑一顾。但纵观杰出个人,航天英雄翟志刚日夜训练方能抵达星空,奥运健儿无数次摔倒才能一展风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累的作用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淡泊不是躺平,积累不是臆想。他们都以对美好的追求作为内驱力,有着实践作为精神内核。淡泊和积累意味着人强大的内心。个人过于专注于目的以至于陷入内卷漩涡,或是一心逃离恐惧失败,都是内心不强大的表现。淡泊的胸怀和积累的实在相辅相成,铸就个体强大内心,扫清障碍,共助我们直达理想彼岸。
“淡”尝人生百味,“蓄”达汹涌时代。新青年以淡泊和积累,直济沧海,布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