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初春,如朝阳。”诚如是,青春是充满希望的万象伊始。先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即有陈独秀言尽新青年之信念目标,“人民领袖”毛泽东亦高呼新青年之行动担当。而今我们迈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发展洪流的裹挟之中,不变的是青年之希冀诠释。恰如当代作家王小波提笔如是:“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余亦以为,吾侪“动人青年”诚应在承接先辈优秀精神的同时,以无畏之姿扬帆远航。
青年之勇气,在于冲破桎梏,为社会发展披荆斩棘。正如陈独秀“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青年人应当担负起打破陋习,摧毁腐朽事物之任。忆及往昔,有年少“迅哥儿”之敢不同,以笔为刃打开“没有窗户的铁屋子”,将无数民众从麻木泥淖中唤醒;有李大钊之敢不同,于家国存亡之际成为宣扬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方向.…再看今朝,崔永元之敢不同是勇于发声,“我有一事,生死与之"的信念痛击社会弊病;康瑜之敢不同是勇于舍取,他毅然放弃保研,选择去大山深处支教,用爱与希望温暖了一方孤独留守儿童的世界,成为他们的曙光青年之动人在于勇气,在于不同,是一声跫音响彻,昂扬走出自我的天地,为社会建设增光添彩。
青年之远大前程,在于高扬旗帜,为民族复兴奋勇当先。近代伊始,于《湘江评论》“我们不千,谁干?”青年毛泽东一语铿锵,将青年志气抒发得淋漓尽致。青年何为则国何为,青年何态则国何态,无数新青年投身时代,尽展青年远航
风采。有钟芳容无畏放弃“钱途”而追求梦想,赓续中华民族传统文脉;有秦玥飞无畏走出校园深入大山,为拓荒扶贫奉献自我;更有无数90 后、00后于疫情肆虐间无畏于拋弃安逸生活,白衣逆行入深谷…多少青年的泪与汗在行动中
升华,又浇灌出葳蕹花海,使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四海见其风姿雍雅,盛筵弥长。
当然,青年之勇气与无畏,并非过分张扬个性、特立独行,更非成为遮掩叛逆心态、背向父母的挡剑牌。对于无畏风姿下的“动人青年”与朴素大众,我们不同于无畏直面万事万物、敢于冲破束缚的勇气与精力,相同的是华夏血液中亘古流
传下来永世不变的民族精神,它们永远继承于青年的信念与诠释之中。于此,更新自我,摆脱束缚,直向远大前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不我待。正如习总书记言是“青年应走出孤芳自赏的小天地”,我们既可以是“利刃之新发于硎”而斩除社会之罪恶与不公,亦可以是“百卉之萌动”而厚育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青年之动人之处,亦是凭勇气以无畏之姿,面向前程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