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灯引航

四年级 叙事 1507字
2023-12-05 00:37:59

沈遥清|提笔.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教师的工作很简单,简单到背景只是黑板;教师的工作很复杂,复杂到关系国家的未来。真正的伟大,就在于拥有脆弱的凡人的躯体却具有不可战胜的神性。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镌刻在每一寸光阴中的。无论走到天之涯亦或海之角,老师的谆谆教诲永远相伴左右。

初中时,谢老师教我们数学。

由于学校制度,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分班,巧合且幸运的是,从初二开始,谢老师便一直带我数学,初二下学期一直到初三,更是成了我的班主任。

谢老师莫约四五十岁,在这个小县城的重点初中里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是很有压力且疲劳的。谢老师的教诲宽厚且严格,前几天看书时看到的“夫子温而厉”,或许可以较为准确地形容。

般般言语说不出道不明,且举几件小事细细品味吧。

“大家停一下,给我十分钟,讲一下这道题。”当时听着不近人情,现在却十分怀念的声音响起。她进入教室时,手里拿的恰好是我标了圈的那道题。日暮夕阳,她神情认真,眼眸中带着几分柔和,我仔细聆听,看着她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无意之间的对视,蓦然窥见她眼里的条条血丝,原本白与黑的和谐,红色却贸贸然闯入,令人猝不及防。疲倦,自她的眼神里发了芽便悄悄蔓延,也不知觉在我的心里扎了根。

她询问难题是否明白,看着几张愁眉不展的脸,她又敲敲黑板,说:“我再讲一遍,大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大家在调节后的轻松氛围中认真听讲,积极响应。这一幕不知发生多少次,才让我如此印象深刻。她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陪孩子的机会,匆匆赶到教室监督我们,班主任当得不易,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因此,她总是在早自习先来到教室,总是比我们先望见东升的太阳。

她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用她略显沧桑的手在黑板上擦擦写写,给同学们答疑讲解。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她身上留下点点光斑,我堆文嵌字也描绘不出她的惊艳,只道她引领了我的世界,于是这两年春秋走来一步又一步,这风浪永远十五赶朝暮,她的个子虽不高,却值得我用一生来仰望。

一次晚自习,窗外月明星稀,清寒的月光与白炽灯明亮的光冷暖交织,铺在身前堆积和山的试卷上。我不由得眯起眼,把头低得更下一点,才能看清昏暗中朦胧的小小黑体字。

白炽灯闪烁着,被一个个尖锐的数字和符号划伤,沉默许久,我不得已搁下笔,霎时间无边的黑暗包裹了我,一股被世界抛弃的孤独在心中升腾。步入初三,多少挑灯夜读的深宵,挣扎在中考的独木桥上,无比虔诚地将毕生所学花费在每一张试卷上。奋斗路上,我只能踽踽独行。

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教室里一片安静,“吱呀”一声,门被轻轻推开。我转过头,与那人四目相对——是谢老师。

"都累了吧,你们学习这么辛苦,都来吃点东西放松一下吧。”谢老师拎着大包小包走上讲台——是烧饼和猪头肉。班级里瞬间沸腾,有调皮的男生高呼:“太棒了!谢老师是咱班的女神!”

看着欢呼雀跃的同学,看着谢老师温和的笑容,我也笑了,不就是个破题吗,干就完了。这不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争,我有同路人,还有谢老师这盏指明灯,还有什么比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更热血沸腾的吗?

或许她总是把我们当成她的孩子。平常上学,谢老师总是给我们带些零食和她自己做的菜,不多,却足以温暖人心;流感来临时,谢老师担忧我们的身体,在教室里常备板蓝根等药物;疫情防控不能回家,谢老师带了红糖姜茶来到女生宿舍,照顾了方方面面……

“别熬夜熬太晚,早点睡。”

“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要死记硬背。”

“最近天气要降温,多穿几件,不要着凉。”

一句句细心的叮嘱,是谢老师的谆谆教诲。鹅黄色的灯光照进我的心中,漾开阵阵温暖。漫漫长路上,我并不是孑然一身,总有一盏深沉内敛的明灯伴我左右,缄默地为我破除层层黑暗。

我把什么比作你?

你是夜晚明灯一盏,胜过那一池月波粼粼。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