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所谓端,便是开端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谓“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
这个端午假,因疫情在中国仍有存,且全球的新冠愈发严重,因此不可出远门。但我们虽不能像往年到外地了解历史知识,也不能到外地走亲访友,“宅家”却也是个不错之选。
一大早,我便出乎意料的柔了柔惺忪的眼睛,起床了。我还从没起过如此之早,便把闹钟拿过一看,喃喃自语道:“还没到六点,可我又不想睡,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端午节!”平时,我常赖床,便有名副其实之绰号——“赖床小能手”,可逍遥自在的我也不管那么多。
“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我脑海中一浮现出“粽子”二字,便用手擦擦口水,美滋滋地想着那柔软的粽子,减掉白丝线,取掉深绿色的粽叶,剩下一个浅肉色的三角体,用筷子夹开,里面有个甜甜的蜜枣,静静等着我一口咬下去,接着对它赞不绝口…“如果这样,那该多好!”
想着想着,时间便如泉水般匆匆流去。转眼间,我已坐在椅子上,静等着在这传统佳节里最适合吃的美食。
等了许久,妈妈终于满头大汗地走出厨房了,并端了个盘子出来。我的眼睛立即紧紧盯着着深色木制的餐桌上白盘子里的蜜枣粽,生怕我旁边的顽皮弟弟给它吃掉。我虎视眈眈地看着,愈想愈开心,莫非就是想偷吃了,且欲望越来越强。我不禁想犹如饿虎扑食般,恨不得抓起一个,糯米连叶子一起往嘴里塞,多么爽快!
妈妈也坐下了,她望着桌子对面的我恨不得直接趴到桌子上的样子,便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起来:“好,给你吃蜜枣的,但是要分一点给小弟,可不能太自私。”
我一听到“给你吃”,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满口答应:“会分的会分的!哎,我的肚子都要饿扁了!”
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个一个粽子,拨开,用筷子扯一半,给坐在一旁看着我,心里羡慕又嫉妒我的弟弟咬了一口,果不其然,发觉到这甜滋味,他可开心,连忙道谢:“谢谢姐姐,姐姐最好了!”每每听到他这百听不厌的“甜言蜜语”,我也禁不住笑起来。
吃着吃着,对面突然有一个微微的声音冒出来:“你了解端午节嘛?”不错,正是她。每到节日,她总得问问相关的习俗,我虽已不胜其烦,但是又想习惯了似的,每次都只好乖乖听她的话,去网上查资料。
“嗯?”我听到这烦都不能再烦的句子,“若无其事”地应了一声,为了装一装,只好表面强装是疑惑不解的样子,心里可清楚的很。
“装什么?吃完饭赶紧去查!”妈妈一下子就看破了我的小伎俩,拿出她的“狮吼功”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强硬挣扎几下,可还是甘拜下风,只好马马虎虎又无可奈何地小声答应“好吧”一声,又勉强露出微笑来。
吃完早餐,我就带着愉悦的心情走到电脑面前,用手指哒哒哒地飞快敲着键盘,在网页上打出几个大字:“端午节的习俗”。
看到网页上一条条的消息回答,自己几乎每个都看一遍,再加上自己对历史的基础知识,大致了解了内容——端午节的来源是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
先秦时期的某一段时间,发生了较趣的事情:秦国答应楚国如果乖乖听纵横家张仪的话,和齐国断绝关系,就会给他六百里地,楚怀王高兴知己: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我可要好好珍惜!于是,就连忙答应秦国。
可是他又早先就和齐国军事家苏秦约好了,六国一齐攻打秦国,把它打个落花流水。但贪婪的楚怀王只顾眼前,经受不起这浓烈诱惑,屈原也没办法,一起背叛齐国。
可是,当楚怀王做出断绝关系的样子,张仪也知道他们已经断关系了,却并没有按照约定给楚国六百里地,反而开始不管不问了。
楚怀王十分生气,就断绝和秦国的关系了,觉得张仪一点也没有信誉,这样不诚信的人他可不愿意合作。他便派屈原去替楚怀王向齐国道歉,屈原就照着楚王的话办,赶紧跑去齐国。
这时,张仪顿时发现:这样可不行,还是按照规定的做吧,这样有点欺人太甚了!于是,就按照规定把六百里地分给楚国。屈原回来时,发现自己遇到双面夹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也没办法挽回,没有办法,只好无奈接受他后面悲惨的生涯路程:一贬再贬。
贬了大约第三次时,屈原终于忍不住了,当然,也不想东山再起了,就独自跳汨罗江河,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但是,他仍垂留青名,在这一生中给华夏的中华儿女留下了两篇著名的文章:《离骚》与《楚辞》。自古以来,直至现在,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仍记着他,念着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豪人,充满志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这岂不是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不会治理国家的楚怀王对屈原一贬再贬的可耻行为而感到愤愤不平;都应该为这“姓芈名平字原”才子的英年早逝而感到悲痛欲绝!
从此至后,作为入了华夏的我们便有了很多习俗——例如吃粽子、划龙舟、挂彩绳。“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同时,为了纪念屈原,也要挂艾草,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活动——它们给着原来平淡的端午节,又增添了一抹文化的色彩。
也因此,在端午节时,我们不可以因为粽子既香又好吃而说:“端午节快乐!”我们应怀着悲悯情怀,为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感到悲戚,所以带着这样一种浓浓之感情,说:“端午节安康!”
看完这个故事,这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原来,端午节不仅有好吃的粽子可以吃,屋里会飘着浓浓粽香。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得理解文化与习俗。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度过一个充满趣味又有意义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