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残雪未消的羊肠小道,双手用力拽着两旁的枯枝藤蔓,登上久别的山顶,丝丝寒风吹拂着我的短发,我顺手抱住一棵脸盆粗的松树,还像年幼时那样仰着头环抱着转了一圈,然后用脸颊紧贴着松树,松油味直面扑来,多年都未曾亲闻到这熟悉的松油味,今天终于来到久别的松树老林中,站在树下,感到莫名的亲切。
我双手对成喇叭形,大声喊道:“黑沟梁,我来了!”立时我的声音传响在山峦、沟壑。周围的山涧溪水回声了,它们哗哗地流向沟底,树林回声了,那些没有落净的板栗叶沙沙作响,随着树枝的摇曳也在向我招手,看到这一切,我激动地默吟着:“黑沟梁,久违了!”然后,努力地挥动双手向它们问好,随即又听到近在眼前的山崖随风而呼来的声音,好像它们都在问我:“这些年你去哪了,咋不来看我们?”恍惚中面对四周亲昵的问话,我选择了低头羞愧,沉默了许久,惭愧地流下泪滴,抬起头告诉它们:“这些年远离你们却历尽艰难,饱受沧桑,从身无分文到一无所有,浪费了最美的青春年华,溜走了多少黄金岁月,也许这里才是我倾心的归宿。”
我仰望着蓝天白云、满山的参天大树和那顺崖直下洁白的冻冰瀑布,这些宛如画家绘制的一幅幅山水泼墨画,滋润着我的心田,这样的山水画掩饰不了我内心的愧疚,掩饰不了走过的坎坷带给我的痛楚。我清楚记得那年初夏的家乡已经承载不了我的梦想和愿望,背起行囊的我,匆匆踏上离乡的路程,刚栽下齐腰高的松树苗和撒下的松树籽消失在我的背影里。现在,它们娇傲地耸立在我的眼前,株株高大,棵棵成材,绿了这漫山遍野,厚重了这大山之间,附近还依稀见到干枯的苍术苗、柴胡苗、鸡爪苗,都在寒风中摇曳着、摆动着,它们迎着寒风却在等待春风的惬意和温暖,等待着大自然赐予它们的一岁一枯荣,坚强地挺立起枝干在杂藤丛中,在这一刻,我更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磅礴,感到自己多么地渺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像一粒沙尘,像一株小草。
我下意识地向四周瞭望,只见东南西三方山山相连,层层交错。往北看,一望无际的川道丘陵,楼房林立,公路纵横,便深吸一口山里特有的松林味。这崎岖的羊肠小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崖、一沟一壑,多么熟悉的地方,这里满载我年少时的快乐,年少时的点滴希望,瞬间我又回到年少的记忆,那时的我像一只野山羊,在脚下的这片山涧任意穿梭。我很庆幸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爬树、攀崖、过沟、跳坎,样样都阻止不了我,野果野菜无一漏网,还有能换钱的草药,也都没有让它们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那些回味悠长的野果有酸味、甜味、涩味,吃进嘴里或多或少地带有草木味和草药味,有时收获不大,有时空手而回,有时满载而归。累的时候,失望的时候就呆呆地站在大石上或坐在树杈上,那里也最是休息的好地方,也是希望的起点。渴的时候就摘下一片大树叶,折成锥体形状,舀来清凉的溪水就能止渴,这些都是随行左右的好伙伴。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