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

四年级 叙事 1432字
2023-09-08 22:19:12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不时传来几声鸟鸣。耀眼的白色灯光下,我看着一盏早已泛黄的提灯,思绪飘向了远方。

在我小时候,每次放寒假或者暑假,我总会让父母带我回老家。老家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个如稀世珍宝般独一无二的乐园。

老家的房子是一座小小的茅草屋,屋里住着年迈的爷爷和奶奶。这里比较偏僻,只有一条可以通车的公路,其他地方都是泥地,一脚踩下去,总会或多或少地沾点泥巴。对于在城市里呆惯了的父母来说,可能不太适应。但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经常来老家玩的小孩来说,沾点泥巴算什么呢?我还经常和小伙伴拿泥巴往对方身上抹呢。

泥地上,一堆茅草屋组成了一个村子,名为“古荫村”。“古”是指这座村子的历史悠久,据说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住在这里了。“荫”取自“绿荫”,顾名思义,这座村子附近绿树成荫,鸟儿在这筑了不少窝。

每次来到老家,我总会和村子里的其他小伙伴打成一片。白天,我们在村子里玩耍,或者去农田里帮大人“干活”——说是干活,不过是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以这个名义来田里玩罢了。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粮食,我第一次来时竟看花了眼。不过我来多了后,在大人和小伙伴们的科普下,我也对这些粮食的各种特征熟悉了。

到了傍晚,才是我们这些孩子开始疯玩的时候。夜晚的树林里充满了神秘感,激发了我们的“探险精神”。月光洒在树林里,在地上投射出一块块淡黄色的光斑,一些树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几分翠绿来,其他树叶则被黑暗笼罩。晚上村子里比白天安静多了,靠近树林处总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或婉转或尖锐,时而缓慢如平稳的小溪,时而急促如奔腾的河流。

这片树林在我们眼里是一个绝佳的“探险处”,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来到这片树林里。树林里处处都是灌木丛,大树们和小树们交错而立,还能看到几颗从树下掉下来的果子。我们总是挣着抢着把这些果子收入囊中。有时还能看到几只被农民布下的陷阱所抓的动物,我们便会把这些动物带回村子,由村长来处理。树林里还有一些绚丽多彩,在村子里鲜少见到的野花,也是我们的“猎物”之一。

当我们沉迷于此时,大人们的呼喊声总会把我们拉回现实:“哎,回家啦孩子们!”看到那盏格外显眼的提灯时,我知道,是奶奶来找我了。

奶奶的头发灰白,虽然岁月不饶人,在奶奶的脸上留下了几道清晰可见的皱纹,但奶奶那骨子里的那种端庄,优雅的气质是没办法抹去的。奶奶年轻时,家里算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奶奶小时候也读了不少书。后来家里破败了,但奶奶去当了小学老师来养家糊口,知识给了她底蕴,养成了奶奶如今的气质。

奶奶不喜欢黑暗,到了晚上,她总是会提着一盏灯再出门。每次奶奶来接我时,这盏灯就是我们之间的“暗号”。

每当这时,我和小伙伴就不得不分别于树林,各自回到家里。我洗漱好后,换上干净的衣服,放下一身的疲惫,看着奶奶在灯光下看书的身影,陷入梦乡之中。

后来,我长大了,奶奶老了,她将这盏提灯送给了我。她说:“乖孩子,这盏灯陪了我很多年了。我希望你如这盏灯一般,即使力量微弱,但依然竭尽所能地发出光芒,照亮黑暗。孩子,记住奶奶的话,以后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一定不能屈身于黑暗之下。”奶奶的教导,我记在了心里,不敢忘,不能忘。这是我和奶奶之间的约定。

这盏灯我放在书房的柜子里,透过玻璃柜门,看着这盏灯,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家乡的那片树林和奶奶的身影,耳边环绕着奶奶语重心长的话语。

我亲爱的提灯啊,你是我在老家的美好回忆里无法抹去的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你是我和奶奶之间约定的见证。我会与你一同发光的,竭尽所能,无论光芒大小,绝不屈身于黑暗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