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四年级 叙事 665字
2023-05-17 21:22:1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我家乡的风俗习惯是——做年例。

所谓的“年例”即“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民间风俗,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它不仅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还被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例”在传统风俗当中,主要是敬神,拜祖宗,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例”主要分为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起年例”那天,家家户户会把鸡、鱼和猪肉做成一副“三牲”摆在一起供“菩萨”享用,名曰“摆忠”。然后,就会开始放鞭炮,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嘛。

而第二天才是“重头戏”,因为这一天是菩萨出游巡门的日子,所以大家都会摆上生果素菜。这时候,一位道士就会“粉墨登场”,他的模样十分古怪,手上扬着一柄生锈的“利剑,嘴里念念有词,看上去像是在与菩萨共舞。大家站在道路两边,看着道士,捧腹大笑,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当然,这天还会有舞狮子、赏花灯等活动。

重头戏“正年例”过去了,便到了“年例尾”。和前两天相比,它的活动就比较简单了。只需要在早上,火烧纸船,代表菩萨回庙,年例也就结束了。

只不过,从古至今,年例慢慢演变、推广,它在各个地区的日期都大不相同。有的地区年例过一天,有的地区过一至三天。且这个风俗习惯现在不仅仅是为了神而过,还逐步演变成了探亲访友的社交活动。谁家做年例,都会宴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让那些一年到头忙的不得了的人,趁此机会休息休息,交流交流感情。

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活动——做年例。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流畅,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