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家乡广西,大家可能会立马想到百色那诱人的芒果亦或是柳州色香味俱全的螺蛳粉。广西人最待、最欢乐的节日非“三月三”莫属,这是专属于我们的节日,每到三月三这天学生都会放假,与家人们一同去游玩,感受这个节日氛围,吃着五色糯米饭,听着优美动听的山歌,惬意极了!
首先是五色糯米饭,这个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可谓是承包了我的胃。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这种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用来染红色颜料的红兰草具有生血用,染黄颜色的桅子具有清凉解热凉血等作用。
每到三月三的前一天,白天奶奶会去采摘她照料了许久可以染紫颜色的紫蓝草,其它的植物染料就需要去买了,我跟在奶奶身后听奶奶用壮话给我介绍着,一年年下来我也就熟知了这些植物染料。集市上人来人往大多也是买植物染料的,卖东西的可就丰富了有卖现成的五色糯米饭的,有卖各种糕点的,也有卖祭祀物品的。大家交流着节日的计划和最近的生活状况,集市上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好不热闹,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赶集的人都满载而归。
傍晚吃完晚饭之后,奶奶开始着手制作五色糯米饭。奶奶将植物染料洗净,放入装着水的锅中,盖上锅盖,待水煮沸颜色自然就出来了,每一种颜色分别用一个盆装好,将淘洗好的糯米倒入染色水中浸泡,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三月三这天奶奶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就是为了蒸五色糯米饭,糯米们在“浴池”中浸泡了一个晚上,其它的糯米们穿上了鲜艳的衣服,而白色的糯米上穿了皇帝的新装,一个个吸饱了水胖嘟嘟的可爱极了,一捏就碎。奶奶将可爱的糯米们从染色水中捞出,放进特制蒸五色糯米饭的桶里边开始蒸。天亮了五色糯米饭也蒸熟了,我为了吃到刚出炉的五色糯米饭早早地就来到奶奶的厨房,探着脑袋看看里边的情况,奶奶发现了我的到来笑着对我说:“囡囡来啦,快去洗洗手,五色糯米饭蒸好了,囡囡想要吃什么颜色的,奶奶给你舀上来些。”我边洗手边回答:“要紫色的,谢谢奶奶。”奶奶团了个紫色饭团给我并嘱咐说:“慢点吃,还有呢。”随后跟来的弟弟吃得脸上都粘了几粒糯米张着手对奶奶说:“奶奶,我还要吃。”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五色糯米饭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每到三月三家家户户做糯米饭吃糯米饭,五色糯米饭的清香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三月三我们这边还有唱山歌、脚斗士、斗鸡等多项活动,其中最热闹的是跳竹竿,千人竹竿更是另人叹为观止。敲竿者和敲鼓者还没开始前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手中的鼓棒和竹竿呆呆的,似乎不曾发出任何声响,开始后一敲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愈敲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但那强烈的节奏感还是在的,那敲击声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硬生生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发出隆隆隆隆的豪壮抒情。一旁的跳竹竿者蓄势待发,找到一个好时机就开始了他们的舞蹈,他们的舞姿充满了力量,广场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竹竿舞。来观望的游客更是人山人海,感兴趣的还可以上阵一试身手。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三月三这个节日在我的家乡最是热闹的,它承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承载着许多许多,这个专属于我们的节日包含着我太多美好的回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