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下水饺

四年级 叙事 822字
2020-06-05 17:23:47

我学会了下水饺

“南边跑来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涨,一股脑儿赶上坡。”说起这个耳熟能详的谜语大家都知道,谜底就是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的汉族传统美食:水饺。

这天,我心血来潮,准备自己下水饺。当时想:下水饺嘛,不就是先把水煮沸,再把饺子放进去煮开三次吗?这么易如反掌的事,肯定难不倒我。说干就干,我先从冰箱里取出10个水饺,再拿起了滤水壶往锅里倒水,哪想那滤水壶壶盖子没盖紧,壶盖滑进了锅,水一下子泼的到处都是。这下好了,灶台上来了一个水漫金山,给我一个措手不及的下马威。心想真是出师不利,倒个水也不容易啊。想归想,手没敢停下,吸取了第1次的教训,多了个心眼儿,这回用一只手按紧壶盖倒水。顺利加完水,点完火,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我从容的拿起两个水饺放下锅。突然意识到什么不对劲儿饺子不是在水开了后才下锅吗?我又手忙脚乱的把下水的两个饺子请上来。盖上锅盖,静静等水开。盘中那两个湿漉漉的水饺好像在对我说“下饺子也不容易吧。”我叹了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可不要再出错了。

我就像贪官一样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煮水饺的锅。锅盖大汗淋漓时下饺子的时候到了。锅里沸腾的水和扑面而来的热气把我吓住了。我灵机一动,想到用“空投”的办法和热锅保持距离。“扑通”饺子应声而落,几滴滚烫的水滴不偏不倚地溅到我的手臂上,烫着我呲牙咧嘴。妈妈建议我把饺子顺着锅沿往下放。这招真管用,终于有惊无险的把饺子安全送入锅中。

煤气灶下淡蓝色的火苗,跳着热情的舞蹈,锅内温度的升高,热浪翻滚,旁边靠近锅沿的水开始冒起了泡泡。泡泡越冒越密,第1波还没报,第2波又冒了出来,他们从四周迅速蔓延到锅中间。泡沫翻腾着,破裂着,越爬越高。这十只“大白鹅”,随着“咕噜咕噜”乱窜的泡沫舞蹈着,翻滚着,只见眼前的泡沫要爬出锅边了。我赶紧揭开盖子,加了一些凉水,泡沫立刻散了。过了一会儿,水又翻腾着冒起泡,“咕嘟咕嘟”就这样长过三次“潮”,这10只“鹅”终于被赶上了“坡”,进了我的盘子。我迫不及待的尝了一个,今天饺子的味道真特别呀!我学会了下水饺。

这时,手臂上被烫到的地方隐隐作痛。下水饺看似简单的小事,要想做好它也不容易。小水饺里有大道理。做好一件事,信心,耐心,细心,缺一不可。这也让我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更懂得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