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外貌,其实没啥特别的。圆圆的脸蛋,不大不小的眼睛配上还算高的鼻子,不太整齐的牙齿使我总是有意识地闭着嘴巴,长相挺普通的一个小孩。今天要说的是我的刘海,为了我的刘海,我可没少和我的妈妈“明争暗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不喜欢妈妈把我的头发全部梳到脑后束成一把马尾,显得我的脑门特别大。我很想在额前和脑门两边留点碎刘海,这样可以衬得我的脸小一点。可我额前的头发太长了,很难把刘海梳下来,偶尔有一小络调皮的刘海掉下来,总是被眼尖的妈妈及时发现,叫我梳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对我的刘海“动手”了:我自己用剪刀把额前和两侧的刘海剪短了。为了防止妈妈发现,我尽量在吃饭时把头埋进碗里,不让她看到我的“作品”。可最终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大叫起来:“谁把你的头发剪成这个样子?”我不敢吭声,妈妈又嚷嚷起来:“是不是你自己剪的?你为什么要剪成这个鬼样子?”我赶紧溜进了自己的房间。因为这个刘海,我被妈妈足足唠叨了三天。
和妈妈的第一次刘海之“战”虽然是我胜利了,但妈妈总是非常看不顺眼我千辛万苦争取到的“劳动果实”,总是想把它们梳上去,可惜刘海太短了,妈妈不能“得逞”。于是我的刘海经常成为她向我发火的“导火线”。有一次,我听见她和小姨在窃窃私语,虽说是窃窃私语可我听得很清楚,我怀疑妈妈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她和小姨大发牢骚:“你看看她那个刘海,像两条鲶鱼须,丑得要死!头发油的时候看起来特别猥琐!”小姨咯咯咯地笑道:“你不知道这是全国中小学生的统一发型吗?已经被很多家长吐槽过了!”妈妈似乎得到了一些心理安慰,不再那么针对我的刘海了。
但是妈妈并不会就此作罢,只要一有机会,她总是想方设法地用发夹把我的刘海梳上去,我趁她不注意又把刘海放下来。看着我的“鲶鱼须”刘海在我和妈妈的“明争暗斗”中越来越长,我不由暗暗琢磨:看来近期又要对我的刘海进行第二次“改造”了。
教师点评:文章思路流畅,取材丰富,语言流畅,情感细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文章讲述作者与妈妈就自己的刘海开启了战争,明争暗斗,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