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向母亲道过新年好后,我拿起手机,找到通讯录,挨个给家中的其他人道新年。疫情还没彻底离开,不能像往年去外婆家相聚,只得通过手机表达新年祝福。
时间一分一秒地行走,空气中的年味也随着时间逐渐“浓稠”。作为一个北方人,饺子可谓是年夜饭里的“重头戏”,是“年味”中的点睛之笔,眼见着离春晚开播只剩几个小时. 母亲和我开始包饺子。
馅料和饺子皮母亲已准备好,我自告奋勇地要包第一个“开门红”。母亲将要点和技巧教给我后,我拿起一块饺子皮,用筷子挑起一团馅料,小心地放到饺子皮中央,“馅放的太多了,会包不住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饺子,耐心地指导着我。我赶紧用筷子挑出一点馅料,随后看着母亲手上的动作,像模像样的将饺子皮的边缘捏在一起并压实。初战告捷!我将手中的饺子举起,用手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发到家庭群后,我将饺予放回桌面,此时一经对比,我的饺子在母亲包好的十多个饺子中略显尴尬——如果将母亲的饺子比作玲珑可爱的小女孩,那我的饺子就堪称“五大三粗”的“女汉子”。母亲瞧着我的表情不禁一笑。“包饺子可是技术活。你得多练才行,母亲边说边笑,手中的饺子却仍一个个小巧可爱地站在桌面,看来,这就是熟能生巧吧。我拿起一块饺子皮, 暗暗佩服,
“噗噜”“噗噜”。水在锅中舞蹈,吐出一个接一个透明的水泡,母亲将十几个小巧的饺子连同我“战利品”的6个饺子“哗”的倒入锅中,随后母亲负责“掌勺”,而我则赶紧将碗筷和几个小菜摆在桌上。
“开饭咯——”随着春晚的开播,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被摆在了中间。母亲播通了外婆的电话,我们通过另一种方式一起吃完了团圆饭,空气中也弥漫着幸福的气息。
夜深了,屋外有人家放起了鞭炮,我拉着母亲来到院子里。抬头望,夜空中有万家烟火,低头望,身旁有母亲温柔的笑颜和电话彼端外婆和表妹一家的欢闹
“幸福”一词在这个不同的除夕夜,也莫过于此。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