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善意,让干涩无味的生活添了许些柔情。
严寒的傍晚,黑幕般的空中一轮孤月照路,路旁的灯苟延残喘,晕出稀微的光晕。枯叶沙沙作响,身旁不时有汽车飞驰而过,合奏着悲的交响曲。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回家,抱怨着这心上搁了秋的一天。
远处一家温暖的灯火引起我的注意。走近一看,窗上张贴着“修补衣服”的字样。我脱下身上的羽绒服,袖上一道划痕清晰可见,冒出的点点白绒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抱着羽绒服,试探性地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身着棉衣,鼻梁上架着一副小巧的花镜,她见了我,笑吟吟的,眉目间是温情与慈善,她摘下花镜,柔和地说:“孩子,有什么事吗?”“我......我想补件衣服。”说着,我抖开了那件羽绒服。“先进来坐吧,我看看。”奶奶伸出苍老的手,但依旧笑吟吟地招呼我进屋。
刚踏进房门,一股暖流直击我的心灵。老奶奶又戴上了花镜,小心认真地观察着衣上的口子,轻轻地抚摸着,自言自语道:“这个口子小,好补。”台灯发出的柔光映在了她的脸上,是那么的温柔。老奶奶坐在桌前,身旁是一堆针线和一台老式缝纫机。她弓下了身子,细心选择着每一根线,生怕哪一根与衣服的颜色不搭,又轻轻地把细线绕在缝纫机上,压住了衣服,随着老奶奶的脚一抬一落,缝纫机也发出丁“嗒嗒”的声音,手中的衣服不停地旋转着。紧接她将深红色的线穿进针眼,轻柔地在衣服上缝着什么。我望向窗外,黑幕依旧,却明显地衬着老奶奶的身影越发温情善良。
不久,老奶奶起了身,将衣服轻铺在我的膝上,眉眼弯弯,温和地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怕你们小孩嫌丑,就依着形状绣了一朵小花,你应该会喜欢的。”老奶奶脸上的皱纹染上了灯光的橘,绽放出一朵慈祥的花。我摸着那朵一针一线绣出的红花,感受着老奶奶的余温,那隐含的,是一个人的善良,是一个人的温暖。
我付了钱,道了谢,向家缓缓走去,再次望向那里,老奶奶还在忙着什么,可能,是在为美好的明天作准备吧。
灯火点点,柔情似水,那一个善与暖的小店,温润了我,温润了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