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让我在老师那里等一会儿?”我不高兴地问道。
“对不起,小树,妈妈的电瓶车漏气了,我得找到修车铺才行!”手表电话里传来了妈妈气喘吁吁的声音。
“好吧!”我不情愿地挂断电话。
等了好一会儿,妈妈还没来接我,我只得看着一个个小朋友被家长接走。当最后一个小朋友和我挥手说再见的时候,电话手表终于响了,妈妈让我自己下楼,说只要过红绿灯路口就能看到她了。
告别了老师,下了楼,走出大门,转了个弯就到了红绿灯路口。在对面的红绿灯下,果然站着妈妈。我向妈妈挥挥手,妈妈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和我打招呼。
“咦,妈妈今天怎么了?”我心想。这时,绿灯亮了,我快步走到妈妈身旁。
哦,妈妈太狼狈了!她喘着粗气,脸涨得红红的,额头上、脸上、鼻尖上全是汗,衣服的领子也湿透了。
妈妈拍了拍她的“小宝马”,说:“我开电瓶车来接你,开着开着,后面的轮胎就没气了。刚才找了修摩托车的地方,修车师傅说不能修,要找修自行车的店铺才行。你看,我是一路推过来的,真累呀!”
“妈妈,你真厉害!”我连忙安慰妈妈,“那我陪你一起去找修车铺吧!”
“好!我们现在就去!”
妈妈在前面把着方向,我在后面铆足了劲推。我们就这样“呼哧呼哧”地在大太阳底下开始了“健身运动”。电瓶车平时跑得飞快,现在推起来可真重!太阳公公不来帮忙,还向我们喷火,我和妈妈热得连力气都没有了。
推呀推,终于发现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店铺,妈妈像发现救星一样喊了起来:“你看,那里有一家修理店。”“哈哈,终于找到你了!”我在心里呐喊。
修车师傅在“小宝马”后轮内胎上打了个补丁。在妈妈付修车费的时候,修车师傅还在轮胎中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铁丝,并用老虎钳夹出来递给我们看。妈妈拿起铁丝,说:“真是坏铁丝,今天就是你让我和小树受足了罪!”说完,她就把铁丝扔进了垃圾桶。
哈哈,妈妈的“小宝马”终于得救了!我坐上车,唱着歌儿回家去啰!
教师点评:在这场特殊的“大作战”中,小作者不谈“妈妈”的辛苦,却用几组特写镜头极力展现了她当时艰难的处境——满身是汗、气喘吁吁、热到发软……文章不见“我”的心疼,却通过对行动和对话描写的有机结合,将“我”内心的酸涩含蓄地传递给读者——快步走到“妈妈”身边、帮“妈妈”推车、安慰“妈妈”……文章的取材其实较为普通常见,也就是很多小朋友最喜欢写的“放学回家,家人来接,在路上发生的事情”,但新颖独特的角度选取和得当的详略安排与细节描述为内核做了精心的装扮,文章因此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受。而通过文章,不论是“妈妈”还是“我”在遇到任何问题依然不气馁的那份乐观心态与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文章也因而意义非凡。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