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陀螺安静地在讲台上跳着芭蕾,细细的脚尖踮起,转出一圈又一圈,快得让人看不清。这么好看的小玩意儿,竟是老师手中不起眼的麻栗子变成的,我简直不敢相信。
按照老师所说的步骤,我慢慢地打扮起眼前这颗麻栗子。我先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捉住了这个小东西,只见它:圆滚滚的啤酒肚,秃顶的地中海,褐色的马夹,上面还有几根条纹,衬得它更加迷人可爱了。我右手拿一根细长的牙签,看着它的金刚不坏之身,可发愁了,只好动用了我的法宝——圆规。我用圆规那尖尖的头一点点地钻进麻栗子的脑壳里,然后拔出来,用牙签在里面打着洞。“咔”的一声,我的芭蕾舞小人总算是露出了脚尖。
我握住它上面长长的牙签,往左方用力地一扭,它立即跳起了美丽的舞蹈。旋转,跳跃,让人目不暇接,直呼精彩。“砰”的一声,陀螺转光了它身体里的力气,我拿起它去跟同学们比赛。同学们做的陀螺真是千奇百怪:有的陀螺是横着转的,有的陀螺转起来时仿佛有两个头,还有的陀螺一转就倒……
这时,老师召集了许多同学上台比赛,呐喊声,助威声,响彻云霄。五个人和老师围成了一圈,远远望去,好似罗马斗兽场开场了一般,精彩不断。每位选手都屏气盯着自己的陀螺,内心暗暗为它加油,希望它能够多转一会儿。我虽然在台下,但也被那些旋转的小东西吸引,目光不自觉地往那里飘去。
一个小小的陀螺,踮着脚在跳舞。
一群小小的陀螺,踮着脚在跳舞……
教师点评:“小小的芭蕾舞者竟是不起眼的麻栗子变成的”,这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而读到这篇文章的我们更是大吃一惊,或者说惊喜交织更为恰当,因为能由麻栗子想到陀螺再联想到芭蕾舞者,这无疑是小作者灵感的爆发,也正因为善于运用美妙的联想,文章所展露出来的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丰富多彩,着实亮眼!在对“我”的陀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之后,随着镜头的拉远,视野逐渐开阔,场景也逐渐丰富起来,画面的变化引起了心绪的起伏,正当读者还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时,文章就此结尾,余韵绵长,可见小作者还在文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想要文思泉涌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素材,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