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四年级 叙事 739字
2022-10-04 12:06:30

“五月五,迎端午,粽叶长,糯米香,挂艾叶,饮雄黄,忆屈原,为国殇。”端午节,当户户都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个个用粽叶包裹的绿色身躯,看上去小巧可爱。

我小时候看外婆包粽子特别简单。两三片粽叶,左三圈右三圈,绳子扎几圈,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拉着外婆去超市买包粽子用的材料。之后,我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中,做起了准备。

外婆把粽叶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了,我站在一旁观摩。外婆娶了三片叶子卷成一个漏斗,先铺一层糯米,放一个色泽鲜艳的枣,接着再铺上糯米,最后用绳子把叶子捆好。外婆包的粽子又肥又大,像一个胖娃娃。我的内心蠢蠢欲动,觉得包粽子十分的有意思。

我便拿了两片粽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好,双手一合,做成了一个很小的漏斗,再用糯米把这个漏斗填满。可我刚用粽叶封住口,糯米就不受控制的一颗颗跳了出来。看着满桌的糯米,外婆笑着说:“封口时要用大拇指捏好下面的口,你再试试看!”我静下心来,重新拿起那两片粽叶。先放糯米,再放枣……我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往下包。我手忙脚乱的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扎粽绳。我接过粽绳,给粽子来个五花大绑,最后打上一个蝴蝶结。我欣赏着自己的“佳作”,忽然手一滑,只听“哗哗”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儿,纷纷从我的指缝间逃窜出来。

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感到万分无奈,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又试了几次。这一次比较顺利,虽然不好看,但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包的粽子,我趁热打铁,包得一个比一个好。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在主粽子过程中,时间十分的漫长,我总在焦急的等待着,生怕晚一秒粽子就变成了一锅糯米粥,时间慢慢过去,粽子的香味缓缓的从锅中溢了出来,我闻着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终于煮熟了,我迫不及待的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金黄松软的糯米上面镶嵌着几颗深红的“ 玛瑙”,很是好看。

外婆给我讲着屈原的故事,让我从一个小小的粽子里品出了一个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怀。

在端午节包粽子,真是太有趣了。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