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对于老家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依稀记得在那里有一棵桂花树,还有一架自行车。自行车虽不是锈迹斑斑,但也因长时间闲置而布满灰尘了。
这自行车陪伴着我家也有几十年了,从我开始记事起它就在那,是爷爷的宝贝。现在这辆自行车也生了锈,满是岁月的烙印。虽然不影响骑行,但它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一直“吱呀吱呀”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年的风风雨雨和几十年来的小城故事。
爷爷是一位老师。当时,学校在邻近的村子上,路又陡,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他便蹬上自行车向学校骑去,每天晚上七点钟才回到家中。爷爷说,他那时候每天都要早早地出门,在学校的时候还要帮忙干活,晚上回家后还要批改作业和备课。一辆自行车,吱吱呀呀地往返于家庭与工作间,留下深深浅浅奋斗的痕迹。爷爷说过,骑车就像学习一样,不能一圈滚上个数百里,就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把书读透了,就能体悟到人生的道理来了。
而到了我们父母那一辈,就有了一个新的玩意儿——摩托车。风驰电掣间,小城的面貌也逐渐焕然一新。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逐渐拓宽,两旁的小平房砌起齐整的墙面。自行车也开始“退居二线”,成为父亲学车的启蒙。男孩子顽皮,总想着转弯滑坡潇洒自在,最后却总是以灰头土脸收场。爸爸说,骑车就像冒险一样,脚下的路千回百转,总要有些不一样的体验,才不枉白走这一遭。
到了我的童年,这辆自行车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元老”。记得小时候,我坐在爷爷自行车的后座上,跟爷爷上集市去。我在自行车上摇摇晃晃,还时不时傻乎乎地笑着。回忆里,这辆自行车对童年的我来说很高很高,爷爷扶着自行车后边儿,看我在座位上将手把整得左摇右晃。对我来说,在自行车上的经历意味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骑呀,骑呀,我来到了初中时代,身上的担子也从“好好长大”变成了“好好学习”。
现在,这辆伴着爷爷五十多年的老自行车被藏在了角落里,上面满是岁月的痕迹,记载了三代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