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早晨,再次踏上登山的旅程。石子路并不齐整地在脚下蜿蜿蜒蜒,翠竹修长的身影交错矗立,落下斑驳的光点。时而有小溪横在路旁,柔和的潺潺声伴随着声声鸟鸣,演绎出一幅绝佳的江山多娇图。不觉,嘴角已悄然上扬。
离家不远处,有座籍籍无名的小山,像是被人间所遗忘,渺无人烟。可我却喜欢它不同于热闹景点的静谧安然,喜欢它没有凌乱不堪的垃圾遍地,喜欢它没有被金钱蒙上阴影的一山一水,一望便是神清气爽,一嗅便是满腹畅然。
愉悦放松之时,目光上浮,眼前竟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走进瞧,才知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的背上挎着竹篮,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捶着腰,他似是感受到我惊讶的目光,停下脚步,略微沙哑的声音响在耳畔:“小姑娘来山里玩?”我愣在原地,只是木讷地点了点头,老者发灰的嘴唇却上扬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弧度:“别怕,俺只是来巡巡山。”
拐杖在石板上的轻叩出声,老人不停地东张西望着,似是在欣赏美景,尖锐的目光又似是在扑捉什么东西。倏的,老人停下脚步,原来是脚下的石缝里出现了个塑料袋,在青绿苔痕的掩映下红得刺眼。他慢慢地弯下本就不直的腰杆,膝盖微微弯曲,手颤颤巍巍地又有点吃力地靠近着异物。可它似乎卡得很紧,老人便只好一只手扒着坚硬的石头,一只手使劲扯着袋子,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约莫半分钟后的挣扎后,异物终于“破土而出”。我征征地看着他点了点头,将垃圾郑重地放进篓子,而后又开始踽踽前行,只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被遗忘的山里其实没有什么垃圾,可路过一泓溪涧,他会弯着腰搜寻着水面上是否漂有罐头;经过一片竹林,他会遮着缕缕金光,眯着眼寻找挂在枝头的塑料袋。从清晨到傍晚,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恰如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巨人般高大。他那双仔细的双眼与两条并不结实的腿,便是这山里最美的风景,与那多娇江山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爷爷,这山山水水这么美,为何不打造成景点区,让更多人看到呢?”
老人眼里却流露出前所未有的认真:“人多了垃圾也就多了,绿水青山远比金山银山重要啊。”
江山需要保护,多娇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绿水青山。当浓烈的商业气息席卷而来,各种自然景观被开发,石板上被刻上“到此一游”,遍地垃圾无人清理。这样被世人所追捧的江山,只能多娇一时。而我眼前这座被人间所遗忘的无名小山,没有被世人践踏的风景如画,是江山的多娇;而背后那个愿意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老者,更是活成了一道多娇的风景。正因如此,这座山必定会多娇一世。
下到山脚时,无意间回头望,恍然可见那山被笼罩在缭绕烟雾中,不见全貌。我的脑海中再度浮现老人保护环境的场面,不禁衷心祝愿:那就让它继续被人间所遗忘吧,毕竟只有未被沾染世俗而干干净净的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多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