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这词怎么来的?

四年级 叙事 464字
2022-04-28 19:03:07

“衣冠禽兽”指那些虚有人的外表,却品德败坏的人。听这意思,好像是在骂人。但其实在古代,衣冠禽兽最初并不是骂人的话,相反,它用来形容一件荣耀的事。可是现在,为什么它变成骂人的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早期,皇帝对官员们衣服上的纹饰有很严格的规定。所有的文官们,官服的正前方只能绣飞禽,武官们的衣服上只能绣走兽。根据官品的不同,绣的动物也不同。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燕;武官一品和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老虎,四品绣豹子,五品绣熊,等等。这些严格的服饰规定,让大家通过服饰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官位,而衣服上的动物纹饰,侧面衍生出了“衣冠禽兽”这个词,专指那些在朝为官的人。

明朝后期,朝政非常混乱。皇帝为了压制势力庞大的官员们,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了身边的太监,来跟官员们抗衡,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大多专权和蛮横。当时,整个国家管理混乱,官员们也品德败坏,欺压百姓,收受贿赂。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在民间引起了非常大的反感。老百姓说那些“衣冠禽兽”们虽然穿着精美,但只是徒有其表,内心已经败坏了。后来,时间久了,衣冠禽兽这个词就成了贬义词。

“衣冠禽兽”的词义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词的词义也变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