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记得作家杏林子说过:“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田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这样的“蜕变”是一种痛苦的抉择,又是一次勇敢的突破。
——题记
读一年级时,我个头矮小,又羞涩内向,不喜说话,也不会与人交往,甚至在家也不敢和妈妈交流,为此我很苦恼。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我的生活、学习,很不容易。
她每天起早贪黑:做早餐、送我上学,然后再赶着去服装厂上班。每天来来回回四趟接送,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从不间断。为了能多赚几个钱,妈妈还常常加班到深夜。尽管如此辛苦,但是她还很牵挂我的学业,常常问我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书包整理好了没有?书写是不是又潦草了?这次考试是不是又粗心了……”面对着这些问题,我常常是无言以对,她也总是愁眉苦脸,难见笑容。有时,我很想上前给妈妈一个拥抱送上一个甜蜜的微笑,驱除她的烦恼!但胆小羞涩的我总是停步不前。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里的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得很热烈,我也跃跃欲试。可因为害羞,不敢上前,我的内心纠结着,苦不堪言,小脸憋得发红。这时,同桌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为我鼓劲:“说吧勇敢一些……”终于,我鼓起勇气和同学们交流了。我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表现得越来越自信。老师微笑地看着我,表示赞许;同学们也竖起大拇指,为我点赞。
那天傍晚放学时,我心里想着要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让她分享我的快乐。可妈妈加班还没回来,邻居来接我。我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去厨房烧水。咚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哦是妈妈回来了!我赶紧打开门,只见妈妈疲惫地靠在门边,昏黄的灯光照着她那略显发黄的脸,让她更显憔悴。不过才三十来岁的妈妈已经变老了,原来白皙细腻的皮肤变得粗糙晦暗了;她的额上、眼角也有了丝丝的皱纹。我心酸地叫道:“妈妈,您回来了!”也许是因为这久违的问候,妈妈的眼睛闪过一丝惊讶,而后便是欣喜,欣喜到不知说什么。她一进门,便放下包,径直走进厨房。我赶紧把妈妈拉回来,让她坐在沙发上,并倒上一杯热茶,端到她的跟前,一字一顿地说:“谢谢您!我亲爱的妈妈!”妈妈顿了一下,端起茶杯,抿了两口,嘴里喃喃地说:“这孩子,这孩子……”我多想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啊!可我犹豫着,不敢伸出手臂。突然间,我想到今天课堂上的情景,身体无形中似乎有了一股力量,我勇敢地走上前去,伸出双臂,环抱着妈妈,咯咯地笑了。
今晚,客厅里的灯儿似乎显得特别明亮,我的心里有股力量在莫名地涌动着:生活中有说不尽的苦,但只要你敢于去拥抱它,一定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