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乐园

四年级 叙事 1693字
2021-03-15 15:03:56

时间过的直快,离楚寓川一晃便是三个年头。当又一个绚烂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故乡曾经住过的那一片小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机的普及使我所在的老河口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放映业务日渐衰落,以至于职工工资难以保障。1994年6月,我向单位领导提出留职停薪,自谋生路。然后返回到我和妻子曾经工作过的仙人渡镇,开了一家“星光艺术社”,从事广告宣传和照相业务。

经营兼居住的场所,是原岳父一家居住的、后属妻姐翻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栋两层小楼(妻姐一家住在市区)。此房前后各有一个小园,后面的小园向阳宽畅,面积大概有七八十个平方。园内种有两颗白玉兰、一棵红玉兰、一棵海棠树、一棵柿子树。还有一个葡萄架和一丛芭蕉……园中有路,路在林中。这都是连襟当年亲手设计和栽种。我移居后根据情况需要作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又增加了一些适宜阴凉处生长的花花草草……虽非成片成林,倒也品种多样,小有景致。

每年春节一过,乍暖还寒,红玉兰便急不可待地抢先绽放。这种树是先花后叶,满树满枝如鹅蛋般大小的花苞,欲开未开的时候最为好看。紫红的粉色,给萧瑟了一冬的小园顿时增添了暖暖的春意。不日,枝柯相亲、一路之隔、似硬币大小的海棠花(棠梨树)紧随其后,盛开的花朵洁白如雪。与红玉兰一红一白、一大一小交相互映,彼此增色。如果说红玉兰像大家闺秀:红艳、张扬、夺目;那么,海棠花就是小家碧玉:恬静、素雅、清秀……

随着夏日的临近,整个小园绿枝摇曳,光影婆娑。花池中水仙花、鸡冠花、紫鸳花、凌霄花……次第盛开,逗引翩翩的蝴蝶越墙而来。当太阳的威力越来越猛烈的时候,园子里那两棵并肩而立、最为粗壮、最显高大、且枝繁叶茂的广玉兰,就像两把绿色的大伞,给小园投下一片浓荫。广玉兰的花朵虽然稀疏,却大若白莲,所散发的香气最为迷人。尤其是一早一晚,整个小园氤氲着一种好似女人身上法国香水的味道…… 此时,先前开满紫红色花朵的那棵红玉兰,也早已换上了一身翠绿翠绿的夏装,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它正好替我们遮住了卧室窗外的骄阳。中午卧榻小憩,窗外绿荫掩映。南风透过枝丫送进阵阵清凉和淡淡的叶香,使人惬意爽心。早晨,当第一缕晨曦投进小园,总有一对黄莺在窗外的枝间“啁啾、啁啾……” 我便在它们的欢歌声中醒来,开始一天的忙碌。红玉兰本来在早春的时候已开过花了,有时却在炎炎夏日又梅开二度。此时,虽然花朵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只,但在满树青翠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红丽娇艳。

夏天渐入尾声,葡萄架上那绿如翠珠的串串葡萄,在日光的洗礼中渐渐变成了紫红色。当天高云远,碧空如洗的秋天到来时,那棵碗口粗细、耸入云天的柿子树挂满了金黄圆润的柿子,压弯了枝头,增添了秋趣,引得八哥、喜鹊前来分享。我和妻子要么搬出梯子、要么借来一根长长的竹竿,相互协作釆摘柿子,小园里顿时有了一种秋收的意趣。

此时,那棵海棠树也不甘平庸,枝头挂满了如珍珠般大小的金色果实。直到寒风凛冽、大雪覆盖时,它们仍紧抱枝头不舍离去……

冬天的到来,凋零了小园里大部分绿色,唯有那两棵广玉兰依然青葱不败,浓密的枝叶成了部分鸟类冬天理想的栖息处。每当夜幕降临,归来的鸟儿像聚会一般,“叽叽喳喳”一阵热闹。

有一根广玉兰的主枝伸向小园的中央,我每天早上起来打扫卫生时,时常发现地面上有一些新鲜鸟粪。据粪便的大小推断,这应该不是一种小鸟。会是什么大鸟呢?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好奇心的驱使,我拿来手电筒一探究竟。发现是两只斑鸠身贴着身、头挨着头一动不动的卧在枝叶之中。我赶紧息灭了手电筒,慎怕惊扰了它们的美梦。回到卧室,钻进被窝,妻子安眠于身旁,此情此景,一股暖流在心中溢漫。曾作诗为记:

园央悬枝栖双鸠,

白日双飞夜并头。

红尘人鸟情一般,

有伴不惧风霜遒。

如果某一天“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满园飞雪,玉树琼枝,这便是冬日里我最喜爱的景致!

我与该园前后24年的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深的情感。早些年,因业务繁忙无暇享受生活中的所有的美好。后来,随着电脑的使用和手机的普及,我的广告和照相业务逐渐减少。刚好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慢慢的清闲下来。只要得空,便一杯清茶、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安坐于园中,在花香鸟语里享受一刻阅读的美好和悠闲的时光。

平日,有亲朋好友来访,或是街坊至交在此小酌,多是把饭桌移向小园。在冬日的暖阳中,或是夏日的荫凉下,一边喝酒、吃饭、品茶,一边谈古说今。有时,妻子也会喊几个街坊邻居,凑一桌麻将在安静的小园中玩上半天。若是外孙们来了,附近的小朋友结伴而来,小园中更是充满了生机。

那一园的花花草草,不仅陪伴了我、愉悦了我,也是我闲暇时端起相机拍照的对象。她们美丽的容颜,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电子相册里,成了我余生思忆那片小园的凭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