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安史之乱”

四年级 叙事 830字
2025-01-24 21:02:04

在这所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里,我们七年级三班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场别开生面的“安史之乱”,虽非刀光剑影,却也波澜起伏。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紧接着一场不期而遇的数学小测与体育活动间隙的宁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座位危机”打破。因为连续几次大扫除后,班级座位被重新调整,而此次调整的方案,却让几位“历史名将”——按座位顺序来说的老资格同学,感到不被重视。尤其是成绩优异、性格直爽的魏扬和沉稳内敛、爱看历史书的李睿,他们原本相邻的位置被分开,这可激起了他们心中的“反叛”。

魏扬率先发起了“讨伐”,他以一种近乎“檄文”的方式,在全班汇报会上表达了对新座位安排的不满,理由充分,情感激昂,连平时最讲秩序的班主任都被他的话语所打动,却又不得不维持秩序。与此同时,李睿则更多地选择了默默筹划,他借阅的历史书中,似乎有了更多关于“调和”的智慧。他与几位中立的同学私下沟通,试图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就在这“内战”与“外交”交织之际,我作为班级的一份子,也深感矛盾与责任的重量。我担心这场“小风波”影响团结,但又理解大家的心情。于是,我尝试在不同小组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组织了一次简短的座谈会。在我的努力下,气氛逐渐缓和,大家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甚至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轮流调整座位的方式来平衡各方利益,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最终,在班主任的调解下,以及全班同学的共识达成下,一个更加灵活的座位安排方案诞生了。它既考虑到了老同学的习惯,也给了新同学尝试的机会。而那场未曾真正“开战”的“安史之乱”,竟意外地增进了我们之间的理解与协作。

回望这场小插曲,我深感,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社会,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冲突,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理解、包容与合作。我也从中学到了,面对分歧时,沟通与共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那段时光,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之中。我们三班,因这场“安史之乱”,更加团结,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