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走远

四年级 写人 804字
2023-12-20 21:35:35

刻刀飞舞方寸之间,迸发出绚丽的火花。我的外公,用一把刀、一块石,在我心里,刻出了震撼,刻下了那份坚守。他对篆刻的热爱,对美好人格的追求,从未走远。

一声声刀石之间玄妙的碰撞声,在我的耳畔响起。多少次,我就在这样的金石之声中醒来。不变的是,外公书桌前刻章,那俯身埋首、攥紧刻刀的姿势,似乎能坐到地久天长。

外公喜欢篆刻,书柜里收藏了许多他刻下的印章。它们或苍劲豪迈,或精致玲珑,勾画了了而又讲究章法,透着一种深沉之美。我拿起几个仔细端详,这个仿佛刻的是“仁”字,线条坚定、明朗:那个依稀认得是个“义”字,字体古朴、浑厚……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都沉浸在电子的世界中,就连老人年也都用起了手机,但外公却似乎不为所动,仍然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在石块上雕琢,没有停止过。我打量着桌上的这些石块,叹了口气,对他的这份爱好,对艺术之美的坚持敬佩不已,一把刀、一块石,似乎从未走远。

我悄悄走到桌前,开始观察外公刻章的过程。他就好似古时的书法家,沉浸在艺术的创作中,把汉字之美用刻刀传递于石块上,化腐朽为神奇。说来也怪,顽铁般的刻刀在他手中好似有了灵性,服从地在坚硬的石块上舞蹈起来,勾提顿挫,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外公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我,始终没有抬头,只是凝神于手底的那方金石,这近乎虔诚的样子,每天都在上演,给我以冲击与震撼,好像在我心里也在刻着什么似的。

日已高照,外公仍未离开他的那块石、那把刀,我也不愿走远,就静静地看着,四周万籁俱寂,好像就剩下外公与他的刻刀。从他眼中的那份执着,我读出了一份坚守。我才明白,篆刻,刻的不只是艺术之美,外公坚守的也不只是那份热爱,他所刻的,更是一份淡然的心境,守的,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沧海桑田之间,我自屹然不动”。

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他刻章的情景,那刻章上的“仁”“义”“礼”“智”“信”。正是他所坚守的美好人格,造就了他的浩然正气。

篆刻与那份坚守,在外公心中,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