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电视还没那么先进,只有几个少的可怜的卫星频道,所以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偷摘阿爷种的果子了。
阿爷的手很巧,其中做的竹篮更为精巧,他也经常做一些竹篮补贴家用。我一次无意间看见阿爷编竹篮,天性使然,孩子气一上来,就哭着闹着喊阿爷也给我做一个。
阿爷从来都拒绝不了不了我的撒娇,只好满口答应。
阿爷带着我上山挑竹子,我一眼就相中了一个端庄秀丽的竹子。阿爷很爱我,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我的小心思,于是把那颗竹子砍了下来,扛在肩上。那主页伴随着阿爷的脚步,像极了邻家小姑娘的秀发。
阿爷拿着砍刀砍掉了多余的枝条枝叶,留下一根笔直的竹身,然后再把竹子砍成一条条很细的竹条。阿爷靠在椅子上深深的吸了口土烟,我在一旁被阿爷熏的只咳嗽,阿爷笑了笑捏了一下我的小脸蛋动手拿起小木桌上的竹条。阿爷那长满皱纹的手麻利的穿过一个个小洞,明明还是这么杂乱无章的竹条,却在阿爷的手上变成了一个精致无比的竹篮。我还在发呆,阿爷却将做好了竹篮递给我,我虽然守护着竹篮,但心里还在想:阿爷是不是上天派来的神仙,怎么做到又精致又快的呢?
当天我就在小乡里,拎着小竹篮,脸上洋溢着笑容,阿爷却说我跟个小傻子一样。
可直到现在,那个小竹篮早已不见,阿爷的手也已经开始变得迟钝起来,开始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怀念,怀念的不是那个精致无比的小竹篮,而是那个永远都会宠溺着我的阿爷。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